——我省消防救援队伍保障复学温暖瞬间
清理学校淤泥
今年8 月以来,陇南多地受强降雨影响,连续发生洪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甘肃消防救援队伍闻讯而动,火速集结,星夜疾驰奔赴灾区,迅速在各受灾点安营扎寨,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慢慢退去,天气逐渐转晴,各受灾点纷纷清淤排涝恢复生活生产,但在陇南市文县临江镇,执勤点的消防指战员发现了一些“新情况”。
“孩子们可怎么上学啊”
自8月25日起,省内中小学校开始陆续开学,陇南市因暴雨洪涝灾害等原因,决定推迟至9月3日开学。
由平凉、定西、天水、兰州支队组成的驻临江救援组的消防指战员,在帮助临江镇村民清理淤泥时发现,东风小学操场、教室、食堂、甚至厕所都被堵满淤泥,大部分地方都达到一米多高,一脚踩下去很难拔出来,桌椅板凳被洪水冲得东倒西歪地埋在淤泥里,装满教学用具的柜子也被洪水浸泡后倾倒在淤泥中,而学校内,只有一名留守的值班老师,一家人每天生活靠一脚深一脚浅趟着淤泥采办日常生活用品……这种情况,东风小学根本无法按时开学。
校长马维旺站在小学的大门口眉头拧成了“川”字:“这个样子怎么办呀,孩子们可怎么上学啊……”
“派员增援,一定要按时开学”
从800公里外赶来陇南增援的平凉支队副支队长高仙鹤看到这种情况,立即指挥增援组全体指战员集中全部力量帮助学校清淤。一边要帮助当地村民清淤排涝,一边要面对占地面积2355平方满是淤泥的学校,就算救援组的31名成员不眠不休,也无法按期完成清淤工作。
得知情况后,省消防救援总队陇南抗洪救灾前沿指挥部总指挥、副总队长贺卫民立即前往文县临江镇东风新村现场查看情况,看着厚厚的淤泥,贺卫民当即决定:“派员增援,全力帮助学校清淤,一定要让孩子们按时坐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上课!”
笃定的语气散发出敢打必胜的决心,坚定的命令渗透着竭诚为民的信念,第二机动组的20名消防员连夜赶赴东风新村,共51名消防指战员隔日立即投入清淤工作中。
“我们就是一家人”
这么大面积的淤泥,估算起来怎么也得有两三吨重,一天下来,消防员的手被耙子磨出了水泡,可这么大体积的淤泥却不见清理多少,这不禁让消防员发起愁来,这岂是靠这一耙一耙就能清理得了的?
正在休假的总队通信与车辆勤务大队驾驶员高艳兴得到消息后,立即放弃休假归队参加清淤工作。这里的一山一水、一弯一路再也没有土生土长的高艳兴更熟悉了。高艳兴马上联系了当地的老乡家的大型机械,及时地开到学校操场帮助清理开阔场地的大面积淤泥。
有了大型机械的帮忙,清理速度明显加快了。按时开学,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当地群众不时地前往学校慰问消防指战员,有的送水、有的送饭、有的帮忙清洗消防员的衣服,当消防指战员问提供机械的老乡怎么计算费用时,老乡说:“不要钱,不要钱!我们可是一家人啊!”
“好好学习,建设美好家园”
一天、两天、三天……来自平凉支队的消防员宋育兴每天都像个“泥人”一样,不是趴在地上用手掏堵住下水口的垃圾,就是抱着水枪被冲起来发臭的淤泥溅的满身;来自定西支队的二级消防士张博冲在最前面,晒得黝黑的脸庞露不出一丝丝疲惫;兰州支队的高云鸿把宿营车打扫得干干净净、点燃蚊香让累了一天的战友能踏踏实实睡个好觉;平凉支队的倪龙龙精心准备好饭菜,为的是让辛苦了一天的战友按时吃饭……稳固的通讯保障组架起的卫星信号图传系统、繁忙的后勤保障组穿梭在泥泞难行的山路中为救灾组运送物资、灵动的政工宣传组在休息时做好心理疏导、为战友记录下感人的瞬间……消防队伍在这次救援中井井有条、各司其职,纪律严明、行动统一,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
8月31日,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抗洪救灾驻临江救援组圆满完成东风新村清淤助学工作,共计排涝34立方,清理淤泥2850立方,抢救物资价值45万元,帮助受灾群众23户。
东风小学的操场上露出了久违的篮球场的红绿色,教室内窗明几净,校长马维旺激动地拉着消防员的手不愿松开,东风新村的村民站在消防队伍返程的路上,挥动着手久久不愿离开。
东风小学,好像洪水从未来过,只是教室的黑板上赫然留下一行消防员临别寄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建设美好新家园。”(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何明霞 通讯员 王珲琛 李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