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灵台县开展精神扶贫见闻

发布时间:2020-04-17 10:43:06     

“文明积分”兑出新风尚

——灵台县开展精神扶贫见闻


饮马咀村光荣积分超市一隅 。
 

  走进灵台县什字镇饮马咀村“光荣积分超市”,锄头、铁锹、斧子、炒锅、电饭煲等生产生活用品整齐有序摆放,这里的物品陈列方式尽管与普通超市无异,但经营方式却与普通超市大为不同——所有物品一律不用花钱购买,只需要村民拿着“光荣积分卡”就可以兑换。

  “把家里、院内、房前屋后拾掇干净了,讲卫生少得病,这些都是咱该干的事情,没想到还给我们积分,现在大伙儿都很积极,家家户户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很干净。”饮马咀村桐树湾社村民杜栓娥高兴地说。

  4月14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来到饮马咀村时,正赶上这里的村民排队用积分兑换物品。

  村民姚润梅花40个积分兑换了一把锄头。“这种形式很好,很受村民欢迎。”她说。

  “‘光荣积分卡’兑换物品,是灵台县在西屯镇、什字镇、上良镇3个乡镇试点后,探索建立的‘光荣积分’超市,坚持开展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的扶贫脱贫模式。”什字镇党办主任魏朝阳介绍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部分贫困村社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长期以来生活居住环境脏、乱、差,群众精神面貌差,不遵守基本公共秩序、不遵守基本文明行为准则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部分群众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也出现攀比炫富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灵台县坚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从补齐精神短板入手,努力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为目标。在全县上下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指导各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成立群众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负责各村范围内的婚丧嫁娶事宜,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运用道德讲堂、乡村舞台等平台阵地,发挥优秀文化熏陶作用,让移风易俗内化为群众的新理念、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同时,在西屯镇、什字镇、上良镇3个乡镇试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促进文明新风入人心。组织开展以感恩奋进教育、遵规守法教育、文明新风教育、脱贫光荣教育为内容的“四项教育”活动,以门前屋后干净、院落干净、室内干净、厨房干净、床铺被褥干净、厕所干净、个人卫生干净和物件摆放整洁规范为内容的“七净一规范”活动,有效提振了群众的精神状态,掀起了“村整洁、户干净、人精神”的活动热潮。

  “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我们研究设立了‘光荣积分’管理制度,对于村民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打扫干净整洁的、积极参加村务议事、义务劳动和镇村组织的各类活动的村民都将获得积分卡。”灵台县政府办驻饮马咀村帮扶干部朱晖介绍,积分卡分为5分、3分、2分三种,而对初次参与的农户,每户可获得10分的基础分。

  同时,每季度末开展一次综合评分,对农户遵规守法、尊老孝亲、勤劳致富、崇尚新风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分好、中、差三个等次,分别积10分、5分和0分。

  “饮马咀村积分超市的原始资金由帮扶单位县政府办筹集,共计2.35万元,目前已经用了大半。接下来,积分超市将会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补充货品,并增加货品种类和数量。”朱晖说。

  “通过‘光荣积分’管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群众生活习惯更加优良,自律自觉已经蔚然成风,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饮马咀村党支部书记曹栓祥说。(首席记者 何明霞 文/图)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