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扫黑除恶常态化】武威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综述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1     

聚焦“关键点”打好“组合拳”

——武威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综述

(Y,武威扫黑除恶稿件配图)(10670518)-20211210153302_极光看图

凉州公安分局成功打掉一电信网络诈骗团伙(2021年4月30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杨贤德摄

今年以来,武威市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作为平安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谋划推进,在建立健全机制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职责,抓住关键点,打好组合拳,确保各项常态化机制、措施落实落细形成合力,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新打掉恶势力团伙2个,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1名,挽回经济损失840余万元,查处路产损坏赔偿案件85起,排查城市(县城)违法建设行为139起,自然资源领域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1起,实现行业秩序明显好转,人民满意度持续提升,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位推动咬定目标不放松

扫黑除恶斗争转入常态化后,武威市将该项工作摆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全局性位置进行谋划和推进。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市委书记柳鹏对扫黑除恶常态化暨四大行业领域整治作出批示,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曾国俊及时组织召开扫黑除恶斗争全体(扩大)会议暨四大行业领域整治推进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并印发《武威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实施方案》,确保常态化斗争分阶段、有重点推进。

在进一步充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机制、人员队伍,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同时,与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机衔接整体推进,实现常态化运行。各级各部门科学把握形势,层层压实责任,深入开展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宣传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政策法规、典型案例、整治成效,全力掀起浓厚的整治氛围。

线索核查再加力行业乱象治理再提速

武威市建立健全智能公开的举报奖励机制,畅通线索举报渠道,严格线索办理程序和核查责任,确保线索核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强化线索办理质效。对四大重点行业领域涉黑涉恶线索开展全方位摸排梳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以坚决打好打赢四大行业领域整治攻坚战为重点,带动十大行业领域整治深入开展,组织开展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以及“断卡”、“断流”、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以线索核查“清零”、深挖打击、行业整治、督导进驻、集中宣传造势为重点,全力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车匪路霸、严重超限超载等违法犯罪。

聚焦重点领域加强攻坚突破

坚持打好主动战、合成战、攻坚战、持久战,建立起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打掉恶势力团伙2个,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突出“打伞破网”,严格落实“一案三查”,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犯罪问题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办理涉黑涉恶线索53件。突出“打财断血”,紧盯“黑财”不放,集中优质执行资源办理涉黑恶财产刑执行案件,组织专门力量对黑恶案件涉案财产进行专项查找,坚决摧毁黑恶势力“造血”功能,涉黑案件财产控制到位率达100%。突出“党组织建设”,常态化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严把“两委”入口关,核查332名违纪违法案件当事人政治面貌,通报涉嫌违纪违法党员10人,坚决杜绝“带病当选”,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强化综合治理形成联动合力

紧紧围绕“打、防、管、建”四项任务,强化源头治理、行业监管和“三书一函”整改落实,紧盯信息网络、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自然资源四个重点领域,全面加强行业领域监管,落实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防范整治机制,不断深化扫黑除恶斗争成果。深入排查矿产资源开发、征地拆迁、乡村振兴、项目实施等领域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和各类乱象,建立线索台账,逐条核查办理。全面铲除黑恶乱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推动各部门既履行好主责主业,又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常态化的“一盘棋”工作格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王建庆通讯员唐泽民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