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扫黑除恶常态化】兰州:打击声势不退 整治力度不减

发布时间:2021-11-25 20:50:10     

打击声势不退 整治力度不减

——兰州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综述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兰州市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深入推进线索核查、依法惩治、行业治理、强基固本、重点地市整改和突出问题整治等重点工作,实现了扫黑除恶打击声势不退、整治力度不减、斗争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达到95.4%,创历史新高。

兰州扫黑除恶配图

兰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在录入案件信息(8月25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苟宏伟 摄

坚持高位推动 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兰州市主要领导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重点地市整改工作作出批示、安排部署,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调研督导。市委成立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市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格局。

坚持质效统一 深度排摸核查线索

将线索核查作为基础性工程,重点聚焦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广开渠道、全域覆盖,深入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切实做到排查无遗漏、覆盖无盲区、衔接无缝隙、核查有结论。今年,全市共收到涉黑涉恶举报问题线索269件,与专项斗争期间年平均受理3450件相比,只占7.8%,191件线索已按要求完成核查,78件线索正在核查。

坚持惩防并举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持续推进高压严打,紧盯易滋生涉黄涉赌涉毒问题的区域,采取“地毯式”“滚动式”大排查、大摸底,大清理、大起底,深挖严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今年,新打掉涉黑涉恶组织6个,纪委监委落实“双专班”制度,对未挖出“保护伞”及新增涉黑涉恶案件逐案过筛、跟踪督办,立案8起,处理34人。

坚持综合治理 形成行业共治合力

制定十大行业领域整治方案,重点推进网络信息、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四大领域整治。信息网络领域,电诈发案同比下降29.62%,破案7758起,同比上升3.8倍,破案率保持全省前列,累计返还受害人资金1200余万元;自然资源领域,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安全生产等情况全覆盖实地检查,开展河道非法采砂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建立街道、社区两级河长制和社区民警、执法员、巡查员、保洁员、网格员、义务监督员“2+6”河洪道管理体系;交通运输领域,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严查班线客车站外揽客、包车客运等不按规定从事道路交通客运行为;工程建设领域,组织开展建筑市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工程建设领域恶意竞标、强揽工程等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

坚持标本兼治 推动重点地市整改

今年9月被确定为2021年下半年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地市后,兰州市高度重视,将整改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加大力度、加快节奏,全力以赴推进整改。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朱天舒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将扫黑除恶斗争作为“固魂铸剑”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任务全面系统推进。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把重点地市整改提升和行业领域整治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打好整改落实主动战、合成战、攻坚战、持久战。

坚持问题导向 全力提升斗争水平

对照省扫黑办指出存在的6个方面问题短板,制定并推动落实26项整改措施。市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与县区和成员单位签订《整改工作目标责任书》,把扫黑除恶斗争纳入综治领导责任制和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十大行业领域半年工作小结、年底述职、重大事项协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大考核权重。打造“市级抓统筹、区县负主责、乡镇强执行”的三级联动治理架构,全市111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政法委员,四级综治中心全部挂牌运行,建设智慧安防小区763个,所建小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0%。(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