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出朗朗乾坤 打出公安声威
——全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实
兰州警方侦破“2·12”涉黑大案,押解犯罪嫌疑人(资料图)。兰州市公安局供图
“共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653个,铲除‘村霸’19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920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199起,查处治安案件1639起,缴获枪支38支及一批刀枪棍棒等作案工具,共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70.41亿元。”
5月13日上午,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政委杜孜学向“扫黑除恶甘肃答卷 向党和人民报告”全媒体集中采访团介绍了全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三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紧盯扫黑除恶“三年为期”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警动员、重拳出击、缜密侦查,向黑恶势力持续发起凌厉攻势,扫出了朗朗乾坤,打出了公安声威。全省刑事案件、治安警情环比三年前分别下降16%、47.1%,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95.86。
以高屋建瓴为引领 收全警参与之效
专项斗争以来,省公安厅主动对标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准确把握专项斗争方向,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深入组织发动,强力推进落实,明确了“党委督战、厅局长领战、警种协同、全员参战”的工作模式。
“专项斗争中,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余建多次前往14个市州,专门听取扫黑除恶和重点案件汇报,逐案分析案情,指导案件侦办,并批办、挂包重点案件;同时,厅党委班子成员也分片包干,并赴各地指导督促。”杜孜学说,省公安厅还派出多个督导组,分两轮对专项斗争进行了督导,推动各地扫黑除恶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杜孜学介绍说,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层层靠实责任、科学制订方案、抽调精干力量,并成立工作专班扎实推进,在全省公安机关中形成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浓厚氛围。
以打击黑恶为举措 收惩黑治恶之效
“围绕重点案件,对56起涉黑案件和13起案情复杂、社会高度关注的涉恶案件由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提级管辖,对148起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异地用警、异地羁押,对157个黑恶势力犯罪团伙专案专办、集中攻坚。”杜孜学告诉记者,三级公安机关“一把手”对专项斗争重点案件的直接指挥和全程参与,有效推动了案件快侦快破。
据杜孜学介绍,围绕农村地区,全省公安机关结合实际,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重拳打击侵蚀基层政权、横行乡里、侵占扶贫资金等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成功打掉了临夏州黄泥湾“马氏兄弟”等农村黑恶势力团伙196个,为全省脱贫攻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在传统行业方面,全省公安机关聚焦娱乐服务、金融放贷、矿山资源等重点行业,组织开展了“陇风”系列集中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共打掉涉及“黄赌毒”违法犯罪的黑恶势力114个、涉及金融放贷的黑恶势力218个、涉及矿山资源的黑恶势力42个,进一步维护了行业生产秩序、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针对新兴领域,认真组织开展了公安部部署的专项整治行动,对“套路贷”“现金贷”“校园贷”等利用信息网络涉黑涉恶犯罪案件,组建工作专班、战斗单元,集群打击,成功打掉了兰州“2·12”、酒泉“5·30”、白银“4·10”等26个涉网黑恶势力团伙,赶赴浙江、安徽等20多个省市抓获犯罪嫌疑人649余名,破获刑事案件985起,查扣涉案金额20.88亿元。
以标本兼治为理念 收长效常治之效
健全法律制度。联合省纪委监委和法院、检察部门制定了26项制度规定,对办理涉黑涉恶案件统一证据标准、明确法律适用、加强捕诉衔接等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以及“套路贷”“软暴力”等新领域、新业态案件侦办进行了细化规范,提高了黑恶案件侦办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确保了专项斗争在法治轨道上稳健运行。
加强检法协作。建立了法院、检察院提前介入工作机制,邀请检法机关对所有黑恶案件的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收集、采取强制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审查把关;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主动会同检法部门开展联合督导、实地阅卷、共同研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刑事政策运用等问题,提高了诉讼效率,确保了打击力度。
强化专业力量。省公安厅成立了涉黑涉恶线索核查中心和案件研判中心,组建了综合宣传、案件直查、线索核查、监督执纪、打伞破网5个专班,专司全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组织协调、线索核查、专案侦办、督导推进等工作。市、县公安机关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加强扫黑除恶专业队伍,全力开展研判核查、案件侦查、抓捕审讯等专案攻坚任务。此外,省公安厅还举办了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业务大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民警的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
以社会安定为初衷 收朗朗乾坤之效
在集中整治方面,通过专项斗争分析确定重点行业、领域、地区治安乱点196个,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纳入整治范围,针对性地开展了多轮次集中清查整治行动,捣毁涉黄窝点329个、涉赌窝点512个,打掉涉毒团伙356个,取缔关停电玩城237家,停业整顿娱乐场所577家,缴获各类毒品537.44公斤,有力荡清了社会面污垢,挤压了违法犯罪生存空间,铲除了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在源头治理方面,针对黑恶势力滋生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向相关部门发放公安提示函1380份。同时,将专项斗争红利惠及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的民生领域,联合教育部门排查5421所学校,整改隐患问题228条,严防黑恶势力向学校渗透;联合医疗卫生部门,排查687家医院,责令限期整改399家,查处289家,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8家,打掉以民营医院为合法外衣,实施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的“黑医院”7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全省870家地方金融从业机构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摸排,发现问题线索431件。此外,还检查整治违规违法的文旅企业、场所45546家次,破获非法传销案件270起,查扣涉案资金4968.73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695.12万元,抓获涉案人员280人。
“通过三年的严打整治,全省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平安甘肃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杜孜学表示,全省公安机关将继续抓重点、补弱项,坚持“打早打小、常态长效”,不断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努力构建“情报导侦、专业打击”的扫黑除恶新模式,持续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