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 扫黑恶治乱象
——定西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述
2018年以来,定西市委、市政府遵从党中央、国务院号令,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高位谋划,强力出击,向黑恶势力亮剑宣战,在陇中大地打了一场“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扫黑除恶人民战争。
高站位齐部署各级联动
定西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把方向、定大局,深入开展“八查八摆”“六清”等专项行动,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工作有序推进。
创新实施个人、单位双承诺制度,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共产党员全员签订承诺书,行业监管部门和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逐级向上承诺,层层压实政治责任;建立市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县区、7个督导组包抓县区制度、随机督导和特派督导,倒逼责任落实,全面构建起以党委政府领导、政法委牵头、执法机关主战、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落实体系和工作格局。
重宣传挖线索同频共振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两微一端”、庭审直播等营造强大声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进乡村、进市场、进企业、进学校等“十进”活动,多渠道、不间断、全覆盖,让扫黑除恶深入民心。设立涉黑涉恶问题举报平台,公布举报电话,聚焦12类重点,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和不漏行业场所的“五不漏”要求,通过发动基层组织、行业系统深入排查“挖”线索,政法机关研判梳理案件“找”线索,广泛发动群众举报“揭”线索,个人、单位、行业、辖区承诺“察”线索,落实部门单位责任“核”线索,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深层次、全覆盖的线索排摸体系。加强案件督办落实,提级核查、异地核查、交叉核查多管齐下,对核查结论“回头看”,确保查深查透、查出质效。
见实效重震慑依法严惩
全市政法各部门抽调专门力量组建工作专班,依法打击,铁腕办案。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先后对45件涉黑涉恶案件挂牌督办,通过同步介入、会商研判、案件调度等,并部署开展百日追逃、“陇中利剑”、涉黑涉恶案件百日攻坚战等一系列行动,一批黑恶势力土崩瓦解。
三年来,全市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51个,“村霸”17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94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58人,共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4315万余元。
全市上下严格落实“一案三查”“两个一律”和“三个不放过”要求,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三年来,全市共立案查处党员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和及充当“保护伞”问题110件,处理党员和公职人员367人。
补短板强弱项标本兼治
深化治安秩序混乱地区、黑恶问题多发的重点行业领域、基层建设薄弱环节、网络空间滋生漏洞、罪犯改造和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五项整治,针对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攻坚,整治征地拆迁、土地租赁承包转让、矿产开发、挖地采砂等行业乱点乱象,形成“5+10+N”整治工作格局,着力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三年来,全市共排摸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696个,从严清理并补齐配强村“两委”成员684名,选聘村干部281名,公开招录专职村党组织书记584名。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行业监管漏洞,线索排摸发现的短板弱项,发出“三书一函”527份,立行立改,改出实效。瞄准长效常治目标,边推进边总结边提高,制定出台一批制度机制,为扫黑除恶常态化奠定基础。
2020年全市治安案件发案较三年前下降了51.4%,刑事案件发案下降了28%。2020年底,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体成效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人民群众对定西扫黑除恶的满意度达到98.1%。(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高鑫)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