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白银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侧记

发布时间:2021-01-24 23:01:16     

倾心守护百姓“钱袋子”

——白银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侧记


网络时代,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已成为群众的“心头之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势在必 行。白银市贯彻落实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迎难而上,主动出击,以打开路、以防为先、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成功阻击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重拳出击,切实加大打击力度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作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主力军作用,健全侦办电信诈骗案件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四个一律”(一律立为刑事案件、一律录入电信诈骗侦办平台、一律制作卷宗、一律确定窝点所在地)要求,精准取缔诈骗集团的话务窝点和转取款窝点,以雷霆之势坚决打掉,抓回犯罪嫌疑人,追回受损财物,形成内外联合严打的高压态势,成功侦破白银“4·07”、会宁“6·24”、平川“7·15”、“11·24”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2020年1至11月,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本地案件287起,破案率19.1%,同比上升56%,破获外省案件416起,抓获电诈案件嫌疑人354人,冻结涉案资金2400余万元。

创新手段,不断强化精准防控

有效发挥市级反电诈指挥平台作用,通过及时推送公安部、省公安厅反电诈指挥平台电信网络诈骗预警电话,协调通信运营商适时阻断正在通信的网络诈骗电话,采取民警电话回访、辖区派出所民警上门阻断、指示银行系统冻结及紧急止付等方式,有效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发生。

截至2020年11月底,共接收并处理公安部推送的电信网络诈骗预警电话11799条,阻断正在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138条,及时阻断群众上当受骗资金200余万元。

溯源治理,坚决堵塞监管漏洞

部署开展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断卡”行动,从电话卡、银行卡等电信网络诈骗的必备工具入手,解决“两卡”泛滥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各商业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主体责任,以及人民银行、银保监、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在金融监管、银行卡注册、网络通信行业监管、企业注册等领域的监管责任,切实堵塞“两卡”等被用于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漏洞。

“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打掉贩卡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2人,收缴银行卡18张、手机卡15张、作案电脑2台、手机30部。

广泛宣传,提升识骗防骗能力

聚焦重点问题,紧盯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校学生、医护工作者、进城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农村留守人员等易上当受骗重点群体,市平安办、市委政法委及时部署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预防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月”活动,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式,深入宣传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诈骗手法和识骗防骗技巧,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特别是易被骗群体识骗、防骗能力。联合三大运营商集中推送防电诈短信130万余条,平安白银、白银政法等微信公众号、各类微信群、自媒体平台等刊登、刊发、转载、转发各类反电诈预警提示200万余条,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郑银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