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平安法治建设 共创和谐美好未来
——古浪县“十三五”政法重点工作走笔
近年来,古浪县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不断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推进平安古浪、法治古浪建设,建强政法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动“五治”融合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了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古浪县连续3年被武威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武威建设优秀县。
建强政法队伍 守护平安古浪
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古浪县委专门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托古浪战役纪念馆、八步沙治沙纪念馆等广泛开展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不断抓实政法干警的政治轮训。政法委制定了县委政法委员会工作规则、政法单位向县委请示报告、政法委员会委员述职、列席政法单位民主生活会4项制度,从组织架构上理顺了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体系。并会同县纪委监委出台《县委政法委协助县纪委监委做好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暂行办法》,派员参加组织部门对政法单位领导班子的研判和干部的选拔任用。高标准配备了20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建立县委政法委员会委员包抓乡镇政法工作机制,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统筹基层政法力量,推动党管政法向基层延伸。
夯实基层基础 促进社会稳定
坚持“实用、实战、实效”导向,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此,建成综治中心194个,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打造平安建设的“指挥部”。探索构建“党建+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综治网格“并网”运行,选派3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楼栋网格长,2000多名干部全部编入网格,推动问题在网格内发现网格内解决。加强网格管理规范化、信息数字化建设,划分基层网格803个,配齐网格员1606人、群防群治队员731人、治安户长1026人,常态化开展“微治理、微警务、微服务”,实现了“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全面抓好“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风险隐患防控能力水平,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平安乡村”建设,有效弥补了技防体系建设、科技信息化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基本实现了重点集镇、主要路段、居民小区公共场所视频全覆盖,全县治安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同比下降18.87%。
创新社会治理 化解矛盾风险
印发《古浪县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此基础上,紧盯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区群众法治意识淡薄、依法维权能力弱的现状,强化法律在矛盾纠纷调处中的维权服务功能。修订完善194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编撰成册。积极推广“马有信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在11个乡镇综治中心设立“马有信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聘请1869名人民调解员、20多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到各级调解室中,每年向每个调解室拨付6000元的办公经费,为彻底调解矛盾纠纷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司法为民 促进公平正义
扎实推进数字法庭、智慧检务、“枫桥式”派出所、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广泛开展见义勇为工作,推荐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两名。在认真开展法律“八进”活动的同时,大力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建成乡村法律服务工作站(室)244个、村级法治文化广场86个,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个。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来共受理核查线索468条,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村霸”4人,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涉恶资产2269.4万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件2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组织处理8人。开展十大领域行业乱点乱象整治,坚持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智慧让审判更有“范”
—— 古浪县智慧法院建设一瞥
“十三五”以来,古浪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关于智慧法院建设的要求,积极进行规划和建设,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进程,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司法规律、体制改革全面结合,有力提升了智慧法院建设及应用水平。
创建“三大平台”,开启智慧法院建设
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一瞥
2017年以来,以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为契机,建成了高标准的内部局域网和中心机房,开通了集音频、视频、数据“三网合一”的法院四级专线网络,购置了100多台内外网办公电脑及一大批办案用终端设备,购买正版化办公软件120套,建成了院机关和基层法庭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开通了5个基层人民法庭的四级专网和视频会议室,投资220余万元,建成和更新数字化法庭7个(其中基层法庭建成4个),并配套语音识别系统,扩大储存容量,为庭审直播及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标准化科技法庭,提升庭审效率
“十三五”期间,建成7个标准化科技法庭,并安装了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智能语音识别系统通过与标准化科技法庭配套使用,在书记员庭审系统中嵌入庭审语音智能识别系统,即可实现智能语音识别,审判人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等的发言可自动载明发言人角色,显示转换在文档之中,形成符合规范要求的庭审笔录,提高了庭审效率。截至目前,累计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庭审直播案件1687件;建成看守所远程视频提讯系统1个、远程信访接待室1个;开通了司法公开网和诉讼查询系统,为实现案件管理信息化、司法公开网络化、执法办案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让审判执行更高效
2018年8月,建成执行指挥中心一个,目前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提高了执行的效率;2019年4月,购买了电子送达服务平台服务,通过送达系统共送达文书1700余次。目前,该送达系统和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系统同时使用。2020年4月,新建的数字审委会系统投入使用,确保了庭审直播工作的正常进行。
与此同时,开通移动微法院,有效解决了群众异地立案难题,让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诉讼服务新体验中切实享受到了司法的获得感。今年以来,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提交105件,审核通过36件,跨域立案10件,全部审核通过。
求真让监督更有力
—— 古浪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纪实
检察公益诉讼知识讲座
古浪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大力提升生态检察工作质效,全力服务全县工作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2018年以来,共受理审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98件,立案审查9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93份,通过全面扎实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有效提升了监督效果。
实施监督,从“单点突进”到“多点开花”
结合“保护母亲河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活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专项行动、食药领域专项检察监督活动、“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活动、国有文物保护专项活动和省检察院确定的“六项”重点工作,集中摸排、办理了一批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有效监督纠正了民生领域破坏环境资源及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行为。
拓展案源,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出击”
充分运用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两法衔接”等信息平台,保持对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对中央、省环保督察组在古浪督察期间反馈的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侵害国有资产等领域的线索进行筛选,将有价值的线索逐一认真排查,通过排查共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环境资源类诉前检察建议30余份,极大地扩展了案源及案件类型。
办案模式,从“单一作战”到“协同作战”
建立健全内部联动协作机制,定期与刑事检察等部门进行沟通,实现案件信息互通、监督资源共享、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协查结果双向反馈,甄选破坏环境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刑事犯罪案件中可能存在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建立外部协作机制,充分利用与环保、国土、食药等行政执法部门的常态化线索移送平台,积极参与全县生态环境整治、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联合行动。对通过其他业务部门发现的行政公益案件线索,经审查立案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5份。
工作思路,从“从重打击”到“打保并重”
在办理案件中,主动服务“六稳”“六保”。在办理古浪县林业局对甘肃笔架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非法占用农用地怠于履行职责行政监督案过程中,在确保尽快恢复被企业非法占用破坏的公益林地的同时保障企业发展。最终根据相关规定,建议县林业局与企业法人代表协商,采取异地植树造林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县林业局督促该公司异地补种林木150多亩,为之前被占用林地的三倍。该案的成功办理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促进了林业法治建设,也更好地保护了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让执法更到位
—— 古浪县公安局“十三五”工作纪略
“十三五”期间,古浪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两项工程”,抓好“三大主业”,强化“四个保障”,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公安110宣传进社区
打击破案实现新进步
“十三五”期间,古浪县公安局部署开展了“扫黑除恶”“云剑”“云端”“陇风”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村霸”4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4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2人,抓获逃犯467名,破获命案现案15起,破获命案积案2起,抓获命案积案逃犯3人,破获毒品案件9起,抓获贩毒嫌疑人14人,破获经济犯罪案件59起,移送起诉43人,通过打击整治,使社会治安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治安管理迈上新台阶
古浪县公安局扎实推进社区警务和“一标三实”工作,按标准划分警务区66个,配备社区(驻村)民警66人,建成用民警姓名命名的警务室7个,聘任治安户长1025名,实现了行政村、自然村治安户长覆盖率100%。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最大限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积极拓展交通服务渠道,推行18类业务一证办,实现了缴费电子化、互联网、公安网自主选号,25类交管业务群众可在互联网办理。全面启用微信支付工本费便民措施和出入境自助照相机、自助申请一体机等自助办证设备,极大提升了出入境服务窗口的工作效率。
执法质量得到新提升
先后制定出台《古浪县公安局主办侦查员制度》等12项执法制度文件,所有案件全部实行了网上流转、网上审核审批、网上制作法律文书、执法质量网上监督考评的运行机制。成立预审大队,对所有刑事案件统一归口移送起诉。成立案管中心,实现了所有案件统一归口受理、分配管辖和监督管理。积极推行执法全过程留痕记录工作,为民警、辅警配备了执法记录仪,为执法办案单位配备了执法音视频信息存储设备,有效解决了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格、现场取证难的问题。
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古浪县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行政拘留所、警犬训练基地及西靖、海子滩、黄花滩、土门、泗水、裴家营派出所业务用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靖、直滩、民权、黄羊川派出所业务用房建成并将于近期投入使用;黑松驿、古丰派出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先后投资1046万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大幅提升,达到了省定保障标准2.3万元/人年。
队伍建设呈现新形象
招录50名辅警组建成立成建制专业维稳应急处突队伍,巡逻处突力量建设基本完成。同时,在全县19个乡镇全部组建了交警中队。顺利完成交警大队和省道316线事权移交工作。全县公安机关民警警衔津贴、执勤岗位津贴、加班补贴足额保障到位,各项津补贴政策全面兑现落实。按照全市公安机关辅警薪酬新标准,为辅警人员足额落实了辅警薪酬,辅警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尽责让矛盾更易解
—— 古浪县“十三五”司法行政工作撷萃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古浪县司法局严格按照《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加强“两类人员”管控,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注重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两类人员”不发生重新违法犯罪。“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85人,累计解除578人,累计安置380人;累计受理省内外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监狱委托审前社会调查委托126件;到省内各监所累计衔接256人;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开展集中教育9500人次、个别谈话815人次,进行心理辅导260人次,组织公益劳动7400人次。
法制宣传进校园
在深入开展“法治扶贫”十项行动中,全县251个村(社区)实现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县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91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908.56万元;县公证处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745件、法律援助485件,为贫困家庭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减免公证费用约6万元;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服务活动2400余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416件。
大力推广“马有信调解工作法”,建成了11个古浪县推广马有信调解工作法乡镇人民调解工作室,县财政为每个调解工作室每年拨付6000元的办公经费。“十三五”期间,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7167件;调解成功7122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并成功构建了“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网络普法平台。“十三五”期间,举办法治文艺演出50场次,开展“法律八进”活动196场次,发放普法宣传彩页16万余份。
始终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依法治县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来抓,2019年全省法治建设满意度武威市位居第一,全市法治建设满意度总体评价古浪县位居第一。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水平,全面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
“十三五”期间,累计对2450名特殊人群进行了涉黑涉恶全面调查和摸底核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培训10余次,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彩页1万余份,新媒体平台推送扫黑除恶相关信息154条。 (组稿:高文浪)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