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侧记
今年以来,平凉市崆峒区城市社区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共同参与为基础,强化社区多元利益群体的互动,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自动自发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探索“五化”工作法,助推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满满获得感充溢在百姓心田。
一核多元
推动治理融合化
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站为一体的协同治理组织架构,按照联席共商、联用共享、联抓共管、联动共治、联考共评的思路,通过逐步实现组织一体化联动、阵地一体化建设、活动一体化开展、服务一体化推行,推动区域内优势互补、协同发力、融合共进,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实现从社区“一家办事”到“多方参与”治理的转变,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化服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1+3+N
推动治理网格化
紧盯基层社会治理薄弱点空白点,纵向延伸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把“支部带领、党员带头、组织带动”贯穿“多网合一”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始终,把“1+3+N”治理模式中“3”的内涵从运用社区干部、民警、网格员三种力量,延伸至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通过“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机制,逐步使业务代办、矛盾纠纷调解、重点人群上门服务、民情民声民意收集“N”多服务在网格内完成,同时在小网格的基础上组建邻里网格,加强网格间的配合协作,切实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局面,切实打通社区精细化管理的“神经末梢”。
互联网+工作
推动管理精细化
全面构建“支部建网格、网格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工作格局。按照区域划分把支部建立在网格上,形成网格党小组,通过挂牌亮户的形式使党员从人群中站出来,党员家庭从坐标上显出来,并推荐他们担任网格党小组组长或楼栋单元长,重点运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综治e通系统、社区QQ群和微信群等现代化信息平台,将党员教育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重点人群管控、环境卫生保洁等基层治理工作通过楼栋长、单元长、巷长制等机制融入网格化管理,逐步实现区域内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家门口服务
推动服务人性化
实行开放式办公,做到面对面咨询,心贴心服务。通过党员干部民情日志制度,做到及时了解居民所需所求,及时反馈解决居民所难所愁;结合市、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政策、服务“快递”到居民群众家门口;成立“老党员办公桌”,邀请辖区老党员实行“驻点”式服务,做好党的政策宣传、重点对象关怀、舆情解释和民情民意反馈协调等工作,有效实现“资源向基层倾斜、力量向基层下沉、服务向基层延伸、满意在基层实现”。
链条式清单
推动项目特色化
梳理形成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六类服务事务清单,建立“能办的”“代办的”“指导办的”相应的三大类事务清单,利用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自身资源,办好民生实事。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建立“即知即改”“限时整改”和“无法整改”三大类问题清单,利用公安、司法、卫生等职能部门的专业资源,整体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律维权等民生服务项目。充分运用党建联盟和第三方公益平台,挖掘辖区内社会化组织、专业化人才培育“孵化联盟”,打造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教育、生活服务、医疗卫生等具有特色的服务清单。(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