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感到温暖亮堂了,现在想想还真没啥闹的,今后我们一定要和谐相处,做新时代的‘好邻居’。”8 月 2 日,居民朱某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当天一大早,朱某就气呼呼地来到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明珠社区反映她与邻居因琐事发生了矛盾,请求社区出面解决。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马上将矛盾的另一方也约到了社区,通过详细调查询问、情理结合说劝等方式进行调解,最终双方欣然接受调解方案并握手言和。
这是明珠社区开展“五民五心”行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实例。
明珠社区党委始终坚持把联系群众、服务居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辖区困难群体多、矛盾纠纷多的特点, 以“党建”为首、以“服务”为先、以“情感”为线、以“行动”为要、以“平安”为本,大力实施“五民五心”行动,倾力打造群众安居乐业、健康文明、平安和谐的幸福平安明珠。
民思我想 红色领航聚民心
“社区和共建单位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让我们这些困难群体觉得并不孤独。”明珠社区党委始终注重党建共建融合,全力解决居民实际困难,与12家共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书,聘任8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在“大党委”的带领下全面推行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协商机制。
截至目前,已召开座谈会2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0余条,解决群众困难8件。30余名在职党员分别认领参与了社区政策宣讲、卫生整治、法律服务、公益活动等10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矛盾调处、扶贫帮困等活动20余场次。
民呼我应 精准服务暖人心
“我们以党员干部、在职党员为纽带,与100个困难家庭结成‘暖心对子’,让入户走访、电话联系成为常态,通过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一对一帮扶。”明珠社区党委书记李学刚告诉记者。
结合放管服改革,依托便民服务中心,明珠社区全面推行“受办分离”和“最多跑一次”,通过整合辖区人力物力资源,以电话预约、上门服务、订单服务、全程代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医疗保健、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探索推行“四式服务”工作法(普惠式服务、菜单式服务、救助式服务、互惠式服务)。
民困我帮 扶贫济困献爱心
为31户家庭捐赠爱心奶粉;联系市检察院、明珠派出所、明珠学校为辖区2名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对220户家庭385人进行了低保提标;为34名高龄老人发放了补贴,为15位残疾学生发放助学补贴8000元……
明珠社区党委始终关注困难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开展了“把爱带回家”“关心新生命·用‘心’助成长”等主题爱心活动,尤其是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开展就业指导20人次,实现新增就业98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4人;发放社保卡500余张,信息采集120人。
民忧我解 矛盾调处安民心
矛盾纠纷少了,才能凝聚力量、达成共识,才能让为民的好举措落地落实。
实施网格化安民服务,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合理划分21个网格,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小纠纷由社区网格员直接调解,大纠纷由社区调解员出面调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截至目前,共接到和处理12345平台投诉60次,平台回复率100%;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2件,化解42件,联合派出所对7起矛盾纠纷疑难积案进行研判分析。(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昊)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