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临泽县倪家营镇探索建立运行“1345”工作机制

发布时间:2020-06-15 12:02:45     

为七彩丹霞注入“平安因子”

——临泽县倪家营镇探索建立运行“1345”工作机制

  
游客在丹霞景区欣赏飞天舞(2020年5月1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王将 摄

  临泽县倪家营镇辖8个行政村,58个合作社,2801户9430人,是张掖丹霞5A级景区所在地,先后被授予为全省无邪教创建示范镇、全县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倪家营镇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党建统领、联动治理、数据共享、融合推进,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建立运行“1345”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权责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体、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更高水平的平安倪家营建设,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个中心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镇党委按照“立足实际、发挥实效、注重实战”的定位,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把综治中心建成“一站式”实战化工作中心。
  率先成立平安倪家营建设领导小组,从体制、机制上有效整合了基层政法综治力量,建立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镇各类资源力量共同推进平安建设。
  群众到综治中心办事和反映问题,通过窗口梳理分类,由综治中心发出指令,安排到相关部门办理,实现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3大体系 创建维护稳定新举措

  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综治中心建成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设立丹霞景区旅游纠纷等专业化调解组织,重大矛盾纠纷通过领导主动接访、约访等方式进行化解;依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设立了“安贵调解室”,对纠纷当事人进行“私人订制”,实行个性化调解;依托“综治E通”信息系统等平台,坚持科技应用,打造信息技术“科技平台”,全镇一、二、三级网格员配备“综治E通”手持终端,对日常排查事件实时上报,及时解决各类苗头隐患。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镇上实现对进出防控卡口人员车辆和农户居民点人员聚集情况的实时管控,及时发布指令,有效解决了疫情防控中的疏点、盲点问题。
  同时,按照“科学划分、整体覆盖、科学管理”要求,积极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将综治、精神文明、维稳处突、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设立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8个、三级网格58个,各个网格之间做到边界清晰、责任明确。

4个平台 树立为民服务新形象

  今年3月份,汪家墩村一李姓群众反映用电、用水等生活方面的问题,服务窗口受理后,镇综治中心积极协调供水、供电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调查组,深入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在矛盾纠纷调解大厅进行了集中协调办理。
  倪家营镇打造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个性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标准化警务服务平台、规范化便民政务服务平台,围绕纠纷调解规范化、标准化,在综治中心设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大厅。
  按照“有事早报告,无事报平安”的要求,由各村网格员每日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排查上报。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等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目前,全镇8个村实现了法律顾问进驻全覆盖,驻村律师“一对一”“面对面”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援助、代写法律文书、审查修订合同等服务,为群众打造了一个“家门口”的法律超市。
  通过整合职能,建成警务服务“旗舰店”,担负第一时间报警、接处警服务,治安案件快速办理、简易治安纠纷就地调解,接受群众各类咨询服务等,最大限度提高了辖区见警率、管控率。

5支队伍 构筑平安建设新局面

  倪家营镇通过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搭建了镇、村、社三级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了“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实战化运行目标,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综治中心成为了平安建设的“指挥部”、矛盾化解的“统战部”、治安防控的“参谋部”、整体联动的“组织部”。
  ——打造全科网格员队伍。采取“一名网格长+数名专兼职网格员”的模式,将基层社保专干、禁毒专干、残疾人专干、交通安全协管员、消防协管专干、环卫保洁员等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员队伍,全镇配备网格长68名、专兼职网格员180多名。
  ——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巩固以“派出所+治保会+十户联防”为基础的农村三级治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镇上以派出所民警为依托,组建了治安巡逻大队(应急处突队伍)、村治安巡逻中队,“十户联防”小组,注重重大节庆日、重要节点、敏感时段,持续开展治安巡逻、流动人口排查、疫情管控等工作,释放了群防群治队伍参与社会治理的强大能量。
  ——健全“综治(法治)中心户”队伍。实行一名镇村干部联系5户“综治(法治)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联系10户群众,创建懂法律、善调处、能维稳的“中心户”197户,由镇上统一挂牌命名,“综治(法治)中心户”主要发挥好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帮教员、示范员、监督员“六大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巩固“一村一警一员一顾问”队伍。全镇共选派驻村民警8名、平安特派员8名,聘请法律顾问2名。驻村民警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天,平安建设特派员每天到村开展工作,法律顾问每半月至少到村开展法律服务1次,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打通了政法工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强“治安户长制”队伍。通过群众推荐、派出所审查、公示公开、镇政府命名的程序,选聘67名具有一定法律基础、思想觉悟高、工作责任心强、有较高威望的群众担任治安户长。在驻村民警的带领下,治安户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协助基层民警在治安线索上报、普法宣传、群防群治、特殊人群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构筑起了警民联防、群策群力的治安防控新格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何明霞)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