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公安民警为宁县籍87岁高龄抗美援朝老兵李怀信献花(8月18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赵琮 摄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近年来,庆阳市基层政法干警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基因铸造忠诚警魂,用红色文化教育和熏陶政法干警,积极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政法干警的行动就跟进到哪里,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小事办进群众心坎里,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营造安全、满意、幸福的生活环境。
“真暖和,至今我还忘不了他们帮我送煤取暖这件事,他们对我的关怀如同亲人,到现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8月29日,宁县平子镇修果村的“五保户”孟启焕老人高兴的同时抹着眼泪说道。
孟启焕老人是宁县公安局平子派出所辖区内的一名“五保户”,已经80岁高龄了,老伴去世多年,子女外出打工常年在外,老人独自生活,平子派出所民警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积极帮助、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2019年农历十月刚过,下了一场大雪,温度降到零度以下。
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平子派出所民警担心起来。下雪当天,他们顶着风雪来到老人家里,发现老人并没有架起火炉,便问老人缘由,老人比较要强,起初并不愿意告诉民警,经过民警几番耐心地询问,才得知是因为下雪路滑,拉煤不方便。随后,民警便立即联系朋友、同事,想方设法运来500斤煤,几个人分头行动,当天帮老人架起了火炉,房子立马暖和起来了。
镇原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秉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不缺位”的理念,打造出具有红色庆阳公安特色的“枫桥派出所”。2019年,被公安部提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8月23日深夜,一位女士拿着一封感谢信悄悄地贴在了镇原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大厅的墙上,以表民警深夜帮忙的感谢。“尽职尽责,为民解忧”这封感谢信,是群众对民警痴心为民、亲民、爱民和耐心的最好褒奖。
8月22日凌晨2时许,张女士来到城关派出所求助,自述其出租房屋楼道有一陌生男子,不停地在打打火机,她非常害怕,请求帮助。城关派出所民警同张女士一道去往其住处,见一衣衫褴褛男子在楼道徘徊,了解情况后得知该男子离家出走,居无定所故晚上借宿楼道,城关派出所民警将其带回所里,后联系到他家人将其送至家中。(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