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平安建设实现新突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去年以来,张掖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平安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牵住平安建设责任制这个“牛鼻子”,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严格履行促发展、保平安的政治责任,推动平安张掖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2019 年,全市没有发生恶性命案、规模性群体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案事件,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 96.16%,同比提高 2.58 个百分点,法治甘肃建设群众满意度评价排名全省第二,平安建设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地区。
成绩来之不易。回望夺“优” 之路,道阻且长,凝结着张掖市社会各界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
高位推动 压实“三个责任”
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张掖市建立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制度,做到平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各级全部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召开平安张掖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对新时代平安建设作出系统谋划部署。
压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党政主要领导充分履行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先后8次、市长谢又生先后5次对平安建设相关工作作出批示,做到逢会必讲,调研必问,带动各级党政领导充分履职尽责。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全力以赴抓好工作任务落实,保平安,创平安已成为各级领导的普遍共识。
压实部门行业直接责任。制定出台《平安张掖建设责任制考核奖惩实施细则》,推动平安建设责任制实现全覆盖。成立8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抓总、统筹推进,形成了分头落实的责任体系。
精准发力 健全“三项机制”
张掖市制定出台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健全规范化工作机制,完善请示报告、分析研判、督导检查、总结通报工作制度,全流程、长效化解决了平安建设“谁来抓、抓什么、如何抓”的问题。
健全常态化督导奖惩机制。建立市级政法委员会委员牵头联系督导县区政法重点工作制度,采取暗访检查、定点抽查、重点督查等多种手段持续传导压力、传交责任。严格奖惩,对上年度考评为优秀、良好、合格等次的市直部门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个别县、单位因重点工作滞后进行约谈,有力调动了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健全清单化整改机制。开展经常性检查督导和分析评估,对突出问题,列出清单,督促限期整改,及时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整体工作全面推进。
创新治理 强化“三个作用”
强化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基层政法委员全部兼任同级综治中心主任,统筹基层政法工作,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建立健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便民服务”运行体系,四级综治中心错位互补,同向发力,平安建设根基不断夯实。
强化信息平台的智能支撑作用。建成政法大数据中心;优化综治信息平台运行机制,前端事件实现实时采集;县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规范运行,民生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率先与平安甘肃建设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初步实现对平安建设考评指标的信息化、精准化、动态化管理。
强化特色亮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广甘州区“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山丹县多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和“五治”融合治理模式,努力推动便民事项“一网通办”、社会事务“一网统管”、矛盾纠纷“一网化解”,走出了一条符合治理规律、具有张掖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严格考核奖惩、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平安建设责任制落实、落细,真正发挥好责任制‘指挥棒’的作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甘肃贡献力量。”张掖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赵学忠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何明霞 特约记者 汤栋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