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肃州:织密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网

发布时间:2020-08-09 20:53:50     

  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强化“三调联动”,构建“大调解”格局,推动完善以“以党委统一领导、部门组织联动、司法积极主导、诉求渠道畅通、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群众受益”为核心内容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疏导、分流社会矛盾。

健全预防化解体系

  肃州区整合现有资源,健全完善了覆盖区、乡镇、社区(村)、组(网格)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四级网络”工作体系,发展调解员队伍1802人,全区一般性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8%。

  强力推进区、乡镇(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15个乡镇、21个社区、122个村创新建立了综治办(平安办)、司法调解室、检察联络室、警务室、人民调解室和综治中心,形成了信息在一线联网、矛盾在一线联调、治安在一线联防、人员在一线联控、问题在一线联治、平安在一线联创的良好格局。

  同时,建立了肃州区诉调对接中心,设立个人调解室4个、律师调解室1个、家事纠纷调解室1个,聘请调解员12名。

织密排查调处网络

  在全区划分一级网格36个、二级网格214个、三级网格1007个,覆盖率达到了98%。配备党小组长、网格长、治安员、调解员、信息员、协管员“两长四员”,形成了社区党总支、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中心户“四位一体”的网格管理、矛盾调处体系。

  推行“社会志愿者+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发展由党员、妇女、青年等人群组成的“先锋赞”“巧姐”等志愿者队伍187支、志愿者3.2万余名。

  主动搭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制定居民公约,成立居民协商议事会,实现了居民提事、网格议事、协商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引导法律志愿者参与调处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

完善多元化解机制

  研究出台了《肃州区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22”责任体系,创新邻里调解、人民调解、专业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五级联调法”。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以奖代补”和诉前司法确认、律师参与调解等制度。

  积极推行优势互补、联调联动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格局,建立“妈妈唠嗑队”“邻里帮帮团”等民间调解组织202个,行业性调委会20个,命名挂牌个人调解工作室13个,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落实社会稳评机制

  健全完善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报备、联席会议、督查通报、培训交流、专家库等制度机制。出台涉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23项专项评估办法,严格推行制定评估方案、广泛听取意见、编制评估报告、确定风险等级、加强动态调控“五步工作法”。指导、规范、改进各级组织风险评估工作,实现了风险评估在区、乡(社区)、村和重大决策、重大决定、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活动两个全覆盖。

  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重大项目评估工作。近三年,全区共评估重大项目、活动、决策、改革等各类重大事项216项。

创新风险预警模式

  立足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探索创新出了“565”社会稳定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处置机制。

  推行户长、楼(组)长、网格员(信息员)、综治办、乡镇(社区)5级“金字塔式”风险预警处置模式;建立摸底排查、研判评估、预测预警、风险告知、分级防控、应急处置6项制度;完善预警处置5级响应流程,有效提高了预测预警预防处置各类风险矛盾能力。

  得益于“565”机制,一大批家庭邻里纠纷、物业纠纷、治安问题化解在了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付洪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