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纪实
“昨天上午巡查时发现有个别店铺的店主私自乱倒垃圾,拍照上传后,当天下午就清理了。”庆阳市西峰区育才路社区网格员刘梅每天例行巡查,只要发现问题她就第一时间上报,问题也会及时得到解决。
“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网格全覆盖”。今年以来,西峰区按照建立城市管理六级网格总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与服务方式,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大事、小事、难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细、走实。
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
“没想到社区也装上了这个系统,太方便了。”近日,在西峰区东湖社区居民大厅办事的李林感慨地说。为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机制,西峰区在该社区安装了服务居民群众质量电子评价系统,该系统自动生成汇总评价结果,成为对社区工作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投资100万元安装的庆阳市首家“三维数字”社会管理服务平台的西峰区东湖社区(7月13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摄
近年来,西峰区积极拓宽社区服务渠道,按照社区管理网格化、规范化、精细化要求,将社区划分成数个网格,实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楼院党支部——党员楼长”四级党建网格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针对社区不同身份的党员,建立了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共管”、离退休党员“联管”、无职党员“接管”、流动党员“协管”的五管制度,强化对社区党员的规范化管理,充分调动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持续发挥。
在东湖社区,西峰区投资100万元安装庆阳市首家“三维数字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建成涵盖地理信息、“民情通”呼叫服务、干部绩效评价考核、人口信息、公共视频在内的“五大系统”,根据联系服务居民群众实际,创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司法综治、群团组织、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城管卫生、志愿帮扶、社区服务“十大模块”,形成互联互通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区域化”信息综合浏览查询、“专业化”社区特色服务、“规范化”基础信息分类汇总、“动态化”数据自动统计分析、“全景化”街面实景视频管理、“科学化”干部绩效评价考核“六大功能”,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联动、亲情化服务”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众多网格员构成“连心网”
7月8日一大早,九龙南路社区网格员文晓霞先去单位处理积累的工作,然后穿着工作服持“民情记录本”来到自己的“责任田”,一整天零零碎碎的事情开始了。
入户宣传惠民政策,处理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沿街查看小广告、垃圾乱堆乱放、占道停车、安全隐患等,这些她都要“管一管”。文晓霞是去年担任网格员的,最初,她连这里的门牌号都对不全,但现在,每个家属院有几户人家,每家有几口人,她基本掌握。
庆阳市工商局家属楼居民顾爱玲一家五口,公婆行动不便,丈夫和儿子智力残疾,全家人依靠公公的退休金维持生计。“多方考虑顾爱玲的实际情况,社区积极协调安排顾爱玲在其家属楼当了一名门卫,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文晓霞说,她每隔几天就要去顾爱玲家中看看,询问她们的生活需求,及时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每逢过年过节,文晓霞便会给顾爱玲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我的‘责任田’里有256户999人,从去年开始我和这片居民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可能带着工作任务每天巡查,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成为了他们中的一份子,不再局限于工作本身,而是尽可能帮大伙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文晓霞说。
文晓霞只是西峰区众多网格员的一个缩影,这些网格员构成西峰区网格化管理的“连心网”。今年,在西峰区城市管理六级网格的总要求下,南、北街道建立五级网格,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细化责任区,织成一张遍及每家每户的大网,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分类存储网格信息,集中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南、北街道把机关科室与社区捆绑,把所有干部安排进网格,将干部变成社工。网格员同时身兼调解员、服务员和信息员三种身份,小事在网格内解决,复杂问题提交上级网格解决。
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3月25日19时30分,东大街社区网格员了解到商务局6号楼地沟内积满了水,楼长联系自来水公司和供热公司后无法解决。面对即将塌陷的路面和长期泡水会影响楼基的问题,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情况报给社区四级网络群,网格长看到消息后立即上报社区三级网格群,三级网格长看到信息后立即上传街道办二级网格群。3月26日早晨,二级网格群的网格长、网格员及三级网格长共同查看现场,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如今,西峰城区所有网格都实现惠民政策、法律服务、家政服务、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医疗教育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微信平台预约办理,简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通过直达居民的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使居民不出网格就能解决矛盾纠纷、得到帮扶救助,使民之所需、民之所诉能及时得到援助和处理。
看到辖区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场路社区网格员李重阳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如今街道环境这么好,我们要更加做好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眼下由于不少地方在进行城市施工,免不了电力开挖、道路修补,每天下午施工队收工后,他还要再巡查一遍。他说,平时多走走看看,尤其留心各个施工路段是否有警示标志,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他就会第一时间协调处理。“对上报的事我们也要回访,看是否解决到位。”李重阳说。
网格员及楼长坚持每天“三巡一查零报告”制度,深入环境卫生死角、出租房屋、拆迁区、道路等区域,通过日常巡查、走访入户,对排查出的线索及时上报,充分运用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推动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网格队伍的建立和巡查,与片区民警、协警互动互补,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的治安网络,努力实现“小事处置不出社区、大事化解不出街道”。
信访维稳、司法调解、城市管理及环境保护等工作进网入格,推动了西峰区社会治理问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发现解决的转变,形成了政策理论在网格中宣传、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收集、联动共治在网格中落实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