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东乡: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1-10-11 16:39:00     

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曾是全县生态最脆弱、基础条件最差、群众最贫困的地区,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困难问题十分突出。2013年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沿着崎岖陡峭、尘土飞扬的山路来了到布楞沟村。

“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布楞沟村广大干部群众牢记“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的嘱托,感恩奋进。短短几年时间,全村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布塄沟村,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56户高标准设计建造的新农村房屋,180盏太阳能路灯,7座蓄水池,文化室、卫生室、便民超市、村民文化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看到村子的发展,不少长期在外的群众纷纷返乡创业。

“我带着在外打拼多年的积蓄回到了家乡,在政府贷款的帮助下,建起了一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25户村民入股分红发‘羊’财,高峰期养羊数量达5000余只。如今,合作社的年平均收入可达70至80万元。”返乡创业的马大五德说,“乘着全县提出‘全面实施规模养殖场建设奖补工程和畜牧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奖补工程,力争年内实现万只羊龙头企业3家、重点乡镇创建万只羊示范村、行政村培育千只羊合作社目标’,我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更好。”

不仅在布塄沟村,东乡县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因地制宜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较好的川塬区村和人口较为集中、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部分山区村推进产业融合型模式,加大资源挖掘整合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在极度偏远、居住分散、条件艰苦、灾害频发,配套基础设施等成本高的村,推行生态宜居型模式,按照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群众下山入川、出山进城,解决东乡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在人口规模过小、搬迁意愿不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山区村,推行整合提升型模式,就近撤并集中,整合人口土地资源,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产业短板,实现“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的目标。

同时,东乡县还全面实施风险监测防范工程、产业扩面增效工程、县域经济蓄能工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教育提质树优工程、文化铸魂引领工程、环境形象优化工程、生态保护治理工程、乡村建设提升工程、组织示范引领工程“十大工程”。

2020年,东乡县完成生产总值36.19亿元、同比增长6.23%,增长率排名临夏州第一;固定资产投资27.71亿元、同比增长108.81%,排名临夏州第一;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51亿元,增长率58.76%,排名临夏州第一,史无前例实现了“三个第一”,并成功创建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今的东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民族团结、乡风文明,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民族关系和睦和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正携手并肩、团结拼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实施“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行动,巩固提升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让东乡大地遍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