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临潭县长川乡创新打造“333”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发布时间:2021-09-03 16:39:09     

扎紧平安“篱笆” 筑牢平安“根基”

——临潭县长川乡创新打造“333”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今年以来,临潭县长川乡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 “333”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在初始、解决在本乡、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各类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极端个人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截至目前,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起 ,使各类矛盾纠纷和重大不稳定问题得到全面及时妥善解决 ,维护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进一步夯实了平安建设根基。

突出“三个到位”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思想认识到位。长川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在处理矛盾纠纷、开展排查化解工作中,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对待群众、坚定相信群众、全心依靠群众,牢记“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密切掌握社情民情,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组织领导到位。结合全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百日攻坚行动,长川乡党委、政府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包乡县级领导抓督导,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统筹抓,精心组织推动,各村相应成立了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在全乡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村级组织、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机制,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

工作落实到位。长川乡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报告制度,并要求各村包村领导根据实际,每周在工作例会上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行汇报。

做到“三个靠前”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领导指挥靠前。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长川乡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决不回避矛盾,敷衍塞责。通过积极主动,抢前抓早,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控制局面,平息事态。

干部工作靠前。长川乡党委、政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责任制,加大排查调处力度,采取普遍问题全面查、突出问题重点查、敏感时段随时查等办法,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专职队伍和“网格化+十户联防”作用,自下而上开展拉网式、无缝隙、地毯式排查,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做到防范在前,处理及时。

宣传教育靠前。长川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干部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积极依法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同时,采取发放宣传单、党员活动日集中学习等形式,教育党员、群众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等,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按照正常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

狠抓“三个前移”

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精力前移。长川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稳定与发展放在同一高度上来认识,切实做到“两手抓”和“两手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感性。及时分析、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处理复杂局面下各种难点热点问题的能力。紧紧抓住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力求通过及时化解一些社会矛盾。

力量前移。长川乡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共有群防群治专职队伍53名,形成了“层层有人管综治,层层有人抓综治”良好局面,基本实现了规范化运作,群众自治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措施前移。长川乡党委、政府结合“四抓两整治”,进一步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稳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严格执行村级事务决策“四议两公开”,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村级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在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上,着力加强治安联防与治安巡逻,杜绝和减少治安隐患和漏洞,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人员的高压态势,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定期进行集中整治,社会秩序持续向好。(新甘肃· 甘肃法制报特约记者 李宏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