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部说了算”到“大家商量办”
——永昌县东寨镇扎实构筑大调解工作长效机制
2020年8月,永昌县东寨镇龙口村村民徐某,将自家房屋租赁给外来务工人员使用,其间因租赁人员用电不当导致房屋失火,消防部门扑灭火后,当天晚上又复燃,造成房屋严重烧损。针对这一复杂疑难矛盾纠纷,东寨镇按照矛盾纠纷调解“五个一”要求,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对该矛盾纠纷进行全面了解调查和分析研判,结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果断制定化解方案,稳定当事人双方情绪,组织部分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依法进行调解。通过不懈努力,矛盾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均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认同。一起复杂疑难纠纷就此圆满画上了句号。
近年来,东寨镇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在矛盾调解中的作用,探索建立矛盾纠纷调解“543”工作法,因地制宜打造“五部”工作矩阵,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通过做好“六强化六提升”扎实构筑大调解工作长效机制,多起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最终通过人民调解握手言和。
实际工作中,东寨镇通过推进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发挥综治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完善镇、村两级调解网络,加强“三调联动”的有机衔接,打造“三讲三劝”“1+7+x”议事等调解品牌,发挥基层调解资源优势和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在镇村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受理窗口,实现“一条龙”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在民调队伍建设方面,东寨镇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定期组织培训,进一步提升调解员业务水平,努力挖掘基层调解能手调解经验、调解技巧,规范人民调解的方法和程序,健全纠纷受理、调解、履行、回访等内部工作制度,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法治化建设,确保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目前,全镇共组建调解组织13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58名,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三调联动”,全镇90%的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处置在早、化解在小。
据了解,东寨镇还积极探索“群众矛盾群众调解,群众事务群众协商”工作机制,将基层协商民主与矛盾纠纷调解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优势,尝试调解员主持、村民参与协商调解的民调方法开展矛盾纠纷调解。
今年7月中旬,东寨镇4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发生了使用农药不当造成周边村民农作物受损的事故,村上及时向镇政府汇报的同时,积极协调邀请上级业务部门专家,组织承包商、受损农户,在“田间地头”进行“对话”,在问题现场了解实情、解决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土地承包商当场签订协议,约定农作物赔付标准,限期进行赔付。通过这样灵活的协商方式,让基层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得到明显增强,群众由“张嘴发牢骚”正在向“理性求共识”转变,矛盾纠纷调处正在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开辟了联系群众的新窗口,创新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魏育富)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