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记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秦安县

发布时间:2021-08-16 09:17:06     

 法治点亮美好新生活

——记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秦安县

微信图片_20210815214833(9747996)-20210816092428_极速看图

秦安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在桥南中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20年6月4日)。(秦安县司法局供图)

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到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再到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依法行政始终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始终,群众幸福指数日益增长……在位于葫芦河畔的秦安县,法治点亮了群众美好新生活。

“法治,是秦安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在秦安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姚建国看来,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2020年12月,秦安县被省委依法治省办命名为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从此,秦安县法治政府建设跨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

以法为基

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秦安县对42个部门单设办事窗口按照职能优化整合,设立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市场监管、税务服务、卫生健康服务、公安服务、退役军人事务、市政公用、无差别受理等12个综合窗口。按照新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647项县级政务服务事项中634项网上可办,网上可办率达到98%。

全县推行“一网通办”,构建“一窗受理”审批新模式。注重提高政务信息公开水平,在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发布三公经费、工程招投标、征地拆迁、民生资金、政府审计等重点领域信息等6800余条,较好地回应了群众关切。

与此同时,依托全县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精准集成办理一件事所需提供的各类材料,推行“一表申请”,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套餐式集成服务。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要求,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将更多事项搬到网上、手机APP、自助终端上办理,实现线上线下都能办,特别是全力推进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切实让企业和群众“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科学决策

“法治蓝图”绘就幸福底色

秦安县修订完善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县政府聘请了5名律师和2名法学专业人员为法律专家咨询委员。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督促党政各部门以及各镇政府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为各单位、部门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起到了保障作用。

秦安县将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作为出发点,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作为落脚点,完成政府文件《秦安县河长制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秦安县解放路区房屋征收决定》《秦安县水务一体化资产划转协议》等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坚持以决策法治化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效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阳光执法

奉法为民增强群众获得感

秦安县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和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设,明确要求执法人员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各行政执法主体建立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并完成了备案工作。

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全县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参加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网络考试,940名申领新证的行政执法人员已全部领取行政执法证。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对全县940名新领证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互联网+培训”的方式进行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完成培训并通过考试872人。

持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力度和乱点乱象整治力度,组织开展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及食品药品、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自然资源、金融商贸等易于滋生黑恶势力的行业、系统、领域乱点乱象排查整治工作,有效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净化了社会环境。

全民参与

谱写法治秦安建设新篇章

目前,秦安县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59个,其中镇调委会17个、村调委会428个、社区调委会8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5个,县调解中心1个,有调解人员1696名。通过依法调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法治秦安建设,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举办了以“民法典时代优化营商环境”“践行依法治县新使命,谱写法治秦安新篇章”为主题的法治讲座。制作秦安县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宣传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微视频,并建立普法微信矩阵,依托“秦安普法”、微信公众号和106手机短信普法平台,实现了“指尖”普法。

突出加强中小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每所学校都聘任了法治副校长,组织开展了“法润青少年·宪法在心中”主题征文比赛和宪法晨读活动,以及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形成了宪法学习宣传热潮,培养了中小学生的守法意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