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张杨村

发布时间:2021-08-05 18:49:40     

法治护航扮靓美丽乡村

——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张杨村

《法治护航让乡村更“靓”——清水县永清镇(9666303)-20210805184545(1)

张杨村法治文化广场一角(7月21日拍摄)。

“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破旧不堪……”曾经的张杨村,是清水县永清镇最落后的山区村之一。

如今,张杨村通过完善民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各项工作进入了法治化管理轨道,邻里团结,和睦相处,社会治安稳定,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繁荣景象。

近年来,张杨村立足村情实际,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广大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村容村貌发生了新变化,管理水平迈上了新台阶。2017年,张杨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20年8月,张杨村又获评“全国文明村”。

发扬民主决策

调动村民积极性

“以前由于传统观念造成巷道狭窄,通过发扬民主决策,成功解决了‘退院还路’这一难题,使狭窄的道路得到拓宽。”张杨村驻村干部袁保才说,村民委员会进行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对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必经村委集体研究,由全体村民会议讨论、表决通过。

据袁保才介绍,张杨村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使全村工作做到了有据可循,照章办事。对村内重大建设工程、宅地基的审批、土地流转、低保评定等工作坚持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抓好民主监督环节,实行村务、财务两公开,实行村民自治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规范,对村内应该公开的村务、财务坚持定期公开,接受村民监督。”袁保才告诉记者。不仅如此,每半年对村班子及成员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民意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张榜公示,使村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及保障,真正落实了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每季度向村民公布一次村内财务及村务,做到给农民群众一个明白,推动了农村基层廉政建设。

强化法治宣传

全村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张杨村精心打造的法治文化广场已成为群众闲暇时间学习法律常识的好去处。记者留意到,张杨村法治文化广场由宪法、扫黑除恶等宣传栏组成,还打造了普法长廊。

“以前这里垃圾成堆脏乱差,现在成为村民法治文化熏陶、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学法阵地。”袁保才指着法治文化广场说。

“结合本村工作实际,紧扣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普法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方面创新形式,提高效果。”袁保才告诉记者,张杨村把法治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开展法德共建活动,引导全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

张杨村每年坚持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好儿媳”和“善行义举”的评选活动,并表彰奖励和张榜公示,弘扬社会正能量。每年春节等节日期间,村上组织群众开展社火表演、秦腔演出、篮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通过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机融合,村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明显提高,崇德尚法良好氛围基本形成。”袁保才说。

张杨村还依托村司法行政工作室、农家书屋建立了法律读书角,村“两委”成员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定期或不定期对村民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目前已培养“法治明白人”240多人,依法治村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