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壮大,“两新”组织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迅速,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抓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雁北街道时刻关注、服务指导、全力支持辖区“两新”组织发展建设,创新打造“红盟矩阵”,推动“两新”党组织和各领域党组织联建共建,形成“基层党建共同体”。街道积极引导“两新”组织提升政治意识,参与社会管理;团结带领辖区“两新”组织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在公益事业方面,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使命担当,实实在在办实事、促发展。
爱心义卖,善心善行,红色公益新主张。举办“爱心无价,献礼百年”大型书画公益活动,参加活动的所有书画组的孩子们,用书法和绘画的形式,抒发对党的无限热爱和深情,通过他们的书画作品向党的100周年诞辰献上一份文化厚礼,这也是当代少年儿童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使命。活动最后,孩子们将完成的作品进行“义卖”,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铸就爱的长城。这些“义卖”所得的善款将全部捐赠给兰州市城关区慈善协会,用于帮助失学儿童、贫困儿童。
小“义卖”大善心
用心守护,你的付出,我们不会忘记。6月28日,在“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之际,雁北街道党工委联合多家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开展“致敬百年华诞,慰问基层党员,雁北商会在行动”慰问离退休老党员活动,为他们送上节日问候,带去了关怀与温暖。回想当年,在工作中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党的事业是那么执着,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旗增添了光彩。今天,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仍然关注着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安定团结、街道社区的发展,我们不会忘记。
爱心捐助
关心教育,助学筑梦,凝聚志愿力量。7月1日,我们迎来一个庄严的日子,党的百年华诞。这一天是全体共产党员倍感光荣的日子,也是中华儿女为之自豪的日子。作为雁北街道的“红色合伙人”,“两新”组织志愿者们继续秉承“善的力量”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初心,开展关心教育,助学筑梦的活动,在东乡县第六中学累计捐资五十多万元,用善事、好事、实事庆祝建党100周年,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献礼。
非公企业助力人口普查工作
这些点点滴滴,在这些“两新”组织的眼里是小事也是实事。街道党工委理解和支持“两新”组织各项工作,这群心系社会、心有大爱的“红色合伙人”,坚持服务宗旨,将党建、企业、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助力人普、助学筑梦、关爱老兵、迎春送暖、中秋敬老、慰问基层党员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不断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担当。
做“红色组织”,在学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抗击新冠疫情,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党史学习教育,让我深刻领会到党为什么伟大……”,这是非公企业党员代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感悟,也是无数人的心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雁北街道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从党史中汲取前进智慧和奋进力量。
4月,雁北街道机关支部联合共驻共建单位、“两新”组织开展“缅怀先烈守初心,砥砺前行展新篇”党史学习在路上系列活动。铭记党史再扬帆,砥砺奋进踏征途。在张一悟纪念馆内,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述,看到一张张斑驳的照片,一幅幅模拟复原的场景,一件件陈旧的展品,历史如电影般在脑中浮现,大家深深地感受到当年革命生活的艰苦卓越,也进一步领略到当年革命先辈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认真聆听讲解
5月,雁北街道组织多家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走进雁北街道“红色打卡地”——雁西路社区红色党建长廊,边参观边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共产党在兰州的历史沿革、兰州解放战争等等,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这是真真切切的红色之旅。
6月,雁北街道携手3家共驻共建单位、5家非公企业、3家社会组织及优秀文艺团体、新闻媒体一起奏响建党百年庆祝曲,通过合唱、朗诵、舞蹈、器乐等多种艺术呈现形式展现“党的盛典 人民的节日”氛围。“以歌传声、以舞传情、以声动人”,一首首动听的红歌,一支支优美的舞蹈,一声声激昂的朗诵,带领现场观众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传承红色精神,感恩党的丰功伟绩。
文艺汇演现场
7月,红色党旗飘扬,我们每个人都是庆祝建党百年这一伟大日子的见证者、亲历者。百年大党,初心不改;征程万里,本色依旧。“今天我们相聚社区共同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我内心无比激动澎湃,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这是润心社服段老师的心声,也是大伙儿的心声。
“两新”组织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
雁北街道以“两新”组织发挥作用为落脚点。强化政治意识,加强组织建设,选树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好标杆、放大正效应,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鼓励“两新”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开拓创新、主动作为、抱团发展,积极为辖区就业提供更多岗位机会,有力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服务体系完善提供支撑保障,稳步推进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