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劳动监察部门的同志,没想到要了九个月的辛苦钱,经你们的协调帮助,终于把钱拿到手里了……”近日,兰州市安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成功调处了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求助人何某心怀感激地将一面写着“尽职尽责暖人心 严谨高效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工作人员手中。
去年以来,兰州市坚决扛起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的政治责任,以大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作为重要标准,全力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全年接听投诉电话次数、来访投诉起数、 受理案件数和拖欠劳动者人数、 工资数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03%、2.68%、52.61%、30.03%、 6.24%,实现了“五个下降”,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提升“无欠薪”城市成果。
完善制度织密防控网络
实现根治欠薪目标,必须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兰州市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建立了欠薪监控预警、诚信企业评价、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五项制度”等20余项管理制度,涉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方方面面,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夯实制度基础。
去年,兰州市先后出台了欠薪案件“三清零”、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劳动合同制度、拖欠农民工工资群体性案件隐患排查及预警化解、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惩戒、春节前根治欠薪接访活动等10余项工作方案,组织开展4轮次联合执法和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拖欠农民工工资群体性案件隐患排查及预警化解等9个专项行动,及时动态掌握全市在建工地和重点企业“五项制度”落实情况。
“全面推广运行‘陇明公’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将兰州市在建项目纳入平台服务,实现了在建项目工资支付的全覆盖、全过程、全领域信息化跟踪落实。”兰州市劳动监察支队办公室主任贾红军介绍说,同时施行“分级响应、反应迅速、协同联动”的欠薪预警处理机制,实现“一点举报、全网联动”预警模式,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执法服务。
构建根治欠薪治理新格局
皋兰县什川镇某公司的“雪具大厅”项目因拖欠多名农民工工资,劳动监察部门调查立案后,该公司以种种理由拒付工资,被皋兰县人社局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在公安机关传唤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对其拖欠工人工资一事供认不讳,最终,全额支付了所欠农民工工资。公安机关随后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该案现已移送起诉。
这只是兰州市采取部门充分履职、协同联动,有效打破监管中的壁垒,构建共治共管的根治欠薪治理格局的一个缩影。
实行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对建设主体、资质企业实行审核备案,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严禁入场;全面推行建设领域施工过程结算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开展打击建筑工程领域层层转包、违法分包等专项行动,实现了市县与全国、全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记者了解到,兰州市不断深化源头治理、推动监管履责,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管控,加快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资金拨付进度,严审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确保政府投资项目不发生欠薪事件。
同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人社部门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的沟通协作,向公安部门移送欠薪案件76起,充分运用司法手段打击恶意欠薪、欠薪逃匿和以讨要工资名义索要工程款等违法行为。
“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配合,组成了4个督导组,定期开展专项督导、随机核查、督促整改、问题‘回头看’等工作,及时通报、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倒逼各区县和成员单位履职尽责、用工单位履行义务,夯实了根治欠薪工作基础。”贾红军说。
不仅如此,结合近期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兰州市全面加强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的学法、普法、执法工作,开展农民工法治宣传教育日、公益法律服务等维权政策宣传活动,使根治欠薪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