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大网格服务群众小诉求
——渭源县开展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侧记
近年来,渭源县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打造全科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2020年9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网格化服务 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科学设置网格、建立“两长两员”网格体系、聘任专兼职网格员、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报酬等措施,使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初步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群众诉求有响应,有效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建立“两长两员”网格体系
全县各乡镇、村整合原有扶贫、消防、治安等工作网格,根据地域、农户分布等实际情况,原则上以10至15户左右农户划分一个网格。同时,结合实际在部分特定区域,针对不同情况划分相应网格。全县16个乡镇217个行政村,因地制宜、科学划分网格6090个。
建立“两长两员”(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级总网格长,村民小组长担任网格长,从县直单位或乡(镇)干部中为每个村民小组选派1名网格指导员,在10至15户左右群众中推选产生1名网格员)网格构架,把村级基层网格打造成社情民意的收集点、返贫风险的监测点、群众内生动力的激发点、群众信访的受理点、矛盾纠纷的化解点、为民服务的代办点,最终实现管理服务“一张网”。
网格员在总网格长、网格长及网格指导员的协调指导下,认真履行政策法律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风险隐患“吹哨”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脱贫成效监测员、民生事务服务员、社会新风引领员、产业发展示范员等“八员”职责,使基层服务更高效、管理更精细,网格内每户家长里短、困难诉求可尽收“网”中。
“八项制度”确保规范运行
建立信息动态采集、社情民意走访、问题分层处理、定期分析研判、协调联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和科技支撑等“八项制度”,确保规范运行。
网格员对网格内服务管理对象“人、地、物、事、情、组织”通过定期走访,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网格内一般性问题现场处理并登记上报,对突发性问题第一时间组织处置并及时上报。网格长每周、总网格长每半月、乡镇综治中心每月对网格员上报信息进行会商研判,分流交办,督促落实。各网格与乡镇属单位建立密切的协调联动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处置突发复杂问题。同时,通过培训轮训,提高“两长两员”履职能力。把网格化服务管理成效纳入平安渭源建设考核内容,按照一定比例,对优秀“两长两员”予以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快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