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凉州区长城镇大湾村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速记
“通过定格、定人、定责,每一名网格员(信息员)都要在网格中采集民情信息、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治安防控在网格中加强、平安建设在网格中提升。”日前,凉州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张晓宏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凉州区长城镇大湾村综治中心创新实施“支部扛旗、党员入网”工程,配强网格化工作力量、健全实体化运行机制,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构建起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凉州区长城镇大湾村充分利用原有的便民服务中心,把综治、信访、调解等稳定力量整合到一起,做大做强平台,发挥“一站式”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内外协调联动,平安基础得以不断夯实,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实现了一方平安的目标。
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
大湾村充分利用原有的便民服务中心,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建成村级综治中心,切实发挥“一站式”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内外协调联动,进一步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群众安全感明显上升。
大湾村综治中心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着力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 “三会一课”、“4+X”主题党日、“党员帮扶困难群众”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同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自媒体为全村党员搭建起联系交流、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民主议事、典型示范于一体的平台,使村民小组之间、家庭之间、党员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一“网”兜起民生大小事
大湾村综治中心自组建以来,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综治中心主要负责人,中心以服务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切入点,按“3+2”网格模式实施网格化管理,即实行镇、村、组三级网格+两名信息员的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一个网格能够兜起民生大小事。随着网格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架起村“两委”班子和群众的连心桥,使群众的诉求能第一时间快速得到答复或办理,也使群众少跑路。同时,网格员及时收集民情民意,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打防控”解决管理难题
大湾村综治中心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新村,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狠抓综治工作,以公民道德法治教育为根本,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构建“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范管理体系。结合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靠实责任,组建有专职联防员6名和村民巡防队员6名的村组联防队,明确包抓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任务。
与此同时,建立“十户一联”为基础的小组,确定了“十户联防”中心户长,做到综治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到位。结合全镇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和集中开展基层治理四项活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预防和减少不和谐因素。通过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以“技防为主导,物防为基础,人防为保障”的安全防范网络,做好以防火、防盗、防抢、防破坏、防毒、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防范工作,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蔡世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