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一名老党员的“红色情怀”

发布时间:2021-04-14 13:39:53     

展厅内外聚集了众多前来参观红色藏品的干部群众,年近七旬的收藏爱好者王铁汉,正在向群众介绍自己的收藏经历。看着用毕生积蓄收藏的数万枚毛主席像章和数百张珍贵历史图片,以及近10万张泛黄的报刊,王铁汉如数家珍。

4月8日,记者走进天水市秦州区石马坪街道红色文化记忆馆。


(Y,一名老党员的“红色情怀”配图)4月(8759279)-20210414134050.jpg

4月8日,王铁汉在秦州区石马坪街道红色文化记忆馆报刊展厅,向群众介绍自己的收藏经历。

67岁的王铁汉,出生于河南省兰考县,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说起这些藏品的来历,有着浓浓河南口音的他侃侃而谈。

幼年时由于家庭贫困,饥饿与寒冷成为童年辛酸的记忆。自打王铁汉记事起,爷爷、奶奶常在耳边说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让穷人过上了好日子,一定要永远感恩毛主席!”

1967年,小学还未毕业的王铁汉得到一枚小拇指般大小的毛主席像章,被他视若珍宝,由此也开始了毛主席像章的收藏之路。直到1973年当兵前,他共收藏了大大小小40多枚。

1973年,时年19岁的王铁汉光荣入伍成了一名铁道兵,从此在部队上有了阅读报刊的机会,集报之路也从此开始。1977年,他光荣入党。 在此期间,他的收藏之路未曾中断,直到1978年复员,他收集的毛主席像章逾百枚,《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刊载的重大事件报道剪辑若干。

1978年复员后,王铁汉被分配到位于麦积区社棠镇的甘肃棉纺织厂工作,1990年调至天水市交通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去当地古玩市场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收藏更一发不可收。

王铁汉说,他的“红色之路”从感恩开始,50年的收藏之路也可以说是50年的感恩之路,他想用这种方式颂扬党的丰功伟绩,追寻永不逝去的红色记忆。

2020年5月,辖区秦州区石马坪街道办事处借用王铁汉的藏品在秦州区总工会北二楼建立了红色文化记忆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各级各类党组织及党员参观学习累计40余次1500余人,已成为党员加强党性锤炼的基地、干部学习教育的课堂和支部之间学习交流的平台。

“这些浸透着红色记忆的藏品生动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历程,观看后印象非常深刻,对我国取得的非凡成就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自身也接受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洗礼。”秦州区石马坪街道东团庄社区居民贾金和说。

秦州区石马坪街道一名干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参观,内心多次被这些藏品所感动,因为所看到的一件件藏品,背后呈现的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让我深受教育。”

为利用好这笔珍贵的财富,石马坪街道办事处和王铁汉沟通后,决定在秦州区烈士陵园建立党史教育基地和红色记忆馆,将这些丰富藏品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相结合,以“红色+”为主题,多角度、多渠道、多平台开展红色理论宣讲,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引导广大党员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