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岷县监督“三资”助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们从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入手,强化对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三农’工作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重拳出击,加大监督检查和查处力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岷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近年来,岷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第一职责,聚焦“三农”工作,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督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监督的重要内容,一体监督、同向发力,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透明化,切实为群众管理好“钱袋子”,让村“三资”支配在阳光下运行。
摸清家底夯实“三资”管理基石
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纪委,对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调查摸底,共清理农村集体资产总计8.77亿元,资源性资产438万亩,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清理后及时召开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债务录入培训会,将清产核资结果和债务调查结果逐村逐条录入全国清产核资管理系统。
同时,督促各乡镇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健全了“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制度“铁笼”看紧农村“三资”
围绕资金专项整治的资金管理、账户管理、债务管理、债权管理、超范围支出、制度执行等七个方面,资产专项整治的台账建立、资产处置、入账情况、项目管理、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等六个方面,资源专项整治的资源管理、资源承包情况、制度执行等三个方面的工作,严格要求、细致指导全县18个乡镇开展全面自查。
同时,进一步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平台,将农村集体“三资”全部录入“三资监管平台”,运用现代化监管手段,实现对农村集体“三资”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和分级监管;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联合协管和招投标制度,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有效防止了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以及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生。
密织筑牢全方位立体“监督网”
推进纪律监督与专项审计、离任审计、巡察监督、群众监督等融会贯通、相互补充,打造全方位立体“监督”网,有效提升了“三资”监督质效。要求村“两委”对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范围、金额、比例、使用方向等提出初步方案,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同意后予以执行。
同时,强化村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严格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把“三资”管理置于规范的操作程序之中,对涉及村集体“三资”的事项,民主决策、及时公开,接受全村群众的监督,切实筑起村集体“三资”的护城河,从源头上防范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发生。(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昊 通讯员 徐海伟)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