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调解员+在职党员+政法干警’的‘亲亲团’爱心调解模式,有‘社区+公园+楼院+图书角’为主体的思想文化阵地,在贴心服务群众上真的值得点赞”……近年来,肃南县红湾寺镇隆畅社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形成了“政治引领,群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秉持科学合规
构建社区自治新格局
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事务中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不断健全和创新社区自治机制,修订完善居民公约、自治章程,积极推行“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风险评估制度,深化拓展“五位一体”公开载体,建立社区“微腐败”监督平台,形成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为基础,居民自治、社会力量参与共治的“一核多元”自治机制。深入探索推进“党建+社会治理”新路径,做实“网格化+十户联防”工作,真正发挥网格员第一道“安全篱笆”作用,及时发现隐患、解决问题,构筑居民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深化实践创新
法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坚持法治先行,通过法治建设凝聚发展共识、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秩序规范。健全服务清单、公开办事指南,实现办事材料“一次递交、多方复用、互认共享”的“一站式”办理,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调解员+在职党员+政法干警”的“亲亲团”爱心调解模式,有效引导群众依法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积极探索推行“菜单式”普法工作模式,编制普法“菜单”,供群众“点单”选择,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法治宣传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载体,坚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普法新载体,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向社区楼院延伸,大力培养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习惯。
突出德治教化
凝聚社会共治正能量
突出德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成风化人”引导作用,形成了以“社区+公园+楼院+图书角”为主体的思想文化阵地。坚持以“文”养德,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活动,用居民身边的“平民模范”教育和感染身边的人,教育引导居民群众一言一行以德为尺,一事一理以法为度。积极开展“道德银行”积分管理模式,通过依据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成效获得“道德银行”积分,凭积分在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励辖区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治理,建立了“奉献—回报—奉献”的良性循环机制,形成文明、互助、礼让、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