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清水县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狠抓综合治理

发布时间:2020-11-29 22:04:16     

为百姓“扫”出一方安宁

——清水县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狠抓综合治理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清水县全面发动,迅速亮剑,强势出击,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深入排摸线索 强化精准打击

  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除恶务尽,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

  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行业场所”的“五不漏”原则,紧盯县城的小团伙和娱乐场所、赌博场所、乡村班子、幕后黑手、资源环境、市场秩序、政法队伍“八个重点”,通过发动系统行业“摸”、整治治安秩序“抓”、研判梳理案件“找”、发动群众举报“揭”、落实承诺责任“查”、政法系统会商“核”等方式,全面摸排收集问题线索,为准确打击打下坚实基础。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县共开展集中排摸行动5次、“四个清零”专项行动3次、“六清行动”2次,排摸受理各类问题线索288条。

  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力度,建立健全线索核查领导包案机制,成立线索核查管理中心,实行“一线一专班”工作模式,高效运转、快速落地,串并扩线、深挖彻查,强力推进线索核查清零见效。

坚持刀刃向内 全力“惩腐打伞”

  坚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坚持“一案三查”“两个一律”, 旗帜鲜明支持纪委监委依法履职,对每起案件都严查背后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腐败和充当“保护伞”以及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坚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不断净化政治生态。

  一方面,紧盯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商贸集市、矿产资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细查研判发现线索,政法机关重点案件跟踪排摸发现问题线索,逐件扩线深挖,全面查清查实放纵、包庇黑恶势力、收受贿赂、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问题。另一方面,对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开展大起底,对公安机关近五年侦办的敲诈勒索、非法拘禁、抢劫抢夺、涉黄、涉赌、涉毒等九类案件进行全面“回头看”,从案到人、从人到案核查梳理,建立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库,实行“清单式”管理。

  坚持一案一授权,清水县纪委监委统筹力量成立专门核查组,对重点问题线索由主要领导盯办,分管领导督办,从严从快从实查处。

狠抓综合治理 净化社会环境

  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依法打击行业领域乱点乱象等违法行为相结合,扎实推进“行业清源”。

  制定了全县《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和乱点乱象专项整治方案》,围绕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网络空间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的突出问题和乱点乱象开展攻坚整治,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其中,网络空间方面,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起,抓获逃犯15名;交通运输方面,共查处非法营运的黑车和不按规定营运出租车、班线车258辆,罚款67万元;文化旅游方面,依法取缔了16家无证经营的娱乐场所;自然资源方面,综合整治违法违规建筑76宗,取缔非法资源类企业7家,拆除非法洗砂点9个,复垦土地420亩;教育卫生方面,整治校外培训机构55家,责令关停8家,整治涉及校园和师生安全问题4起,排查医疗机构12家,处罚金额2.65万元;市场流通方面,取缔占道售车点6处,清理占道经营摊点135个,拆除路段简易棚32个,取缔无证经营摊点20个,取缔煤炭零售摊点8家;环境保护方面,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件,收缴罚金3万元。

  通过系统治理,进一步净化了社会风气,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为广大群众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