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通远镇走出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子
把“服务村民、为村民造福”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出发点、落脚点。今年来,永登县通远镇强化各党支部先锋引领作用,成功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5+5”(党建引领+五治融合+五力并发)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子。在疫情防控期间,该治理方式充分发挥了作用,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抓紧“政治”引领 汇集社会治理合力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织就一张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和维护基层稳定的“天网地格”,成了摆在通远镇党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全镇设立32个党员先锋岗、27个党员先锋队、33个党员志愿服务队、31个党员责任网格区……通远镇以“政治”引领为抓手,整合各村党支部、派出所、司法所、交管站、市场监管、国土、民政、教育等部门力量,汇集社会治理合力,号召大家勠力协同,做实做好信息收集、诉求解决、情绪疏导、矛盾化解、依法打击等工作。
抓强“智治”支撑 增强社会治理动力
“要想社会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就得快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雪亮工程’互通共享应用。”这是通远镇结合自身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
为此,新建、改造、升级34个公共安全视频,对80余名网格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管理,明确网格员必须要扛起“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矛盾调处、帮教巩固、政策宣传、治安巡防、平安创建”职责,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治安巡逻管控等工作。
目前,通远镇的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公共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治安防控在网格中加强、平安创建在网格中深化。
抓牢“自治”基础 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为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通远镇搭建起与村民沟通的“桥梁”,依托村民会议等形式,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最大限度落实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健全完善乡规民约和村民自治机制,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目标。
同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作用,让朴素自然、厚道、真醇回归乡村。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两免一补”“雨露计划”等政策,杜绝失、辍学现象发生。扎实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抓实“法治”保障 提升社会治理定力
2条乱采乱挖线索被核查,1个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被整顿……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辖区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到《兰州市校园安全保护区综合治理十项规定》、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措施贯彻落实,再到新时代“枫桥经验”活学活用、《永登县法治乡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执行推动等,通远镇探索总结“五个一”工作法(用好一名中心治安户长、建成一支懂法的“两委”班子、建立一部新时代村规民约、推广一套群众维权方法、化解一批矛盾风险隐患),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交上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平安答卷”。
抓好“德治”根本 促进社会治理内力
如今,成为受到表彰的“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家庭”和“平安家庭”是镇上村民最开心的事。相较以往农闲时候凑在一起“拉闲话”,村民更愿意听一听村头“大喇叭”传递的团结互助、扶困济贫、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之声,更愿意去文化广场上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主题的文艺演出。
此外,11个新挂牌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镇机关、镇属各单位、各村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1300余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已在辖区内开展60余次环境卫生整治、交通劝导、文化服务、孝亲敬老、爱心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