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餐后,顾客将剩余的饭菜打包(9月29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苗丰俊 摄
9月28日8时,嘉峪关市文化路“三鲜”包子早餐店。“给我来半份素菜包子,多了浪费。”前来吃早点的刘师傅说。
12时15分,胜利路小张快餐店爆满。在点菜师的推荐下,来此用餐的市民王明新在点菜后,要求盛饭菜的师傅不要盛的太多。“现在在餐厅就餐的人,只要是上了年纪的都会要求盛少点,吃不了的都要求打包带走。”小张快餐店老板张俊海介绍,小张快餐店在点餐环节、进餐环节和打包服务方面都会提醒客人,减少浪费。
近期,嘉峪关市纪委监委发出《通知》抵制餐饮浪费行为,通知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在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方面起带头作用,坚决杜绝餐饮浪费现象。巩固“光盘行动”的成果,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
记者实地走访嘉峪关市的多家餐馆发现,服务员在客人点餐时会建议科学点餐,同时推荐半份或者例份菜品,在用餐结束后,会提醒客人将剩余的饭菜打包。同时,政府机关食堂一直在提倡节约用餐,企事业单位也发出倡议书呼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培养节约习惯,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
嘉峪关市公安局明珠派出所所长郭常云说:“‘光盘行动’感觉很好,这是珍惜粮食的表现,也是个人品德的表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的实际行动,引领全所干警勤俭节约新风尚。”
“大队食堂日常提供早餐和午餐,每天大概二十几人来食堂吃饭。从食堂建成以来,就鼓励干警勤拿少取。”嘉峪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大队教导员胡广信告诉记者。在交警支队秩序大队食堂墙上“光盘行动”的宣传画十分醒目,每个餐桌上也都张贴着节约粮食的宣传告示,提醒就餐职工节约粮食。采访中,正在就餐的一位民警说“吃多少,取多少。食堂餐食垃圾桶几乎没有剩菜剩饭,谁往里面倒剩菜,脸上也挂不住。”
嘉峪关市市场管理局主管餐饮业的负责人表示,避免用餐浪费,还应加大宣传,增强消费者的“光盘意识”。同时,对坚持提供半份菜的餐馆采取奖励举措,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蔚然成风。
祁连社区创新开展“文明上餐桌”行动,通过线上微信群转发“文明餐桌”倡议书,线下向辖区餐饮门店、居民发放“光盘行动”倡议书等方式,引导居民向餐饮浪费说“不”。“我们要把餐饮门店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出去,督促大家养成按需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祁连社区党委书记、服务中心主任杨秀琴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苗丰俊)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