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的发展变化
何家庄秋景(2019年10月11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郭琳 摄
秋日的清晨,沿着青石板路向前,干净整洁的村舍、时尚简约的建筑一字排开,鸡鸣鸟啼不绝于耳,漫山红绿相互映衬,仿若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这是记者近日在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采访时的切身感受。
何家庄村位于G345国道沿线,距康县县城10公里,总面积7.5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辖5个社326户1440人,4条河流如条条玉带环绕全村。
近年来,何家庄村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优势,按照“发展田园观光、休闲度假、宜居宜游宜业”的思路,建成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和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美丽”达标村。
王坝镇工作人员在何家庄村开展民法典宣讲(2020年9月27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摄
从2014年开始,何家庄村历时两年完成了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开始狠抓旅游产业开发,全村脱贫攻坚工作、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齐头并进。现在的何家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截至2019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958元,其中乡村旅游带动人均收入1152元,实现整村脱贫,并先后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最美村镇、甘肃省首批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试点村。2019年底,何家庄村被绿色中国行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是我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村。
“这里风景宜人,饭菜可口,住宿环境干净整洁,每到周末,就会带家人过来,边散心,边游玩,每次都是尽兴而归。我也将这里推荐给了周围的朋友,他们也是赞不绝口。”一名成县游客如是说。
“第一次来也是朋友介绍的,感觉非常好。我喜欢安静,早晨起来,沿着乡间小路行走,赏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听各种小鸟的鸣叫;午饭过后,去书吧看一会儿书,听会儿音乐,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晚上,坐在小木屋前,等月亮,数星星……”一名陕西籍游客开心地说,“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如此诗意的生活,别提多惬意了!”
“因为游客多,经济收入稳定,又是自己盖的房子、自己种的菜,再养点鸡、鸭、猪,一边自给自足,一边经营农家客栈。”农家客栈经营者张兴发讲起自己的幸福生活时,简直乐开了花,“现在呀,我们这些农村人也过上了城里人向往的生活。”
2018年,何家庄村被列项全省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现已建成占地1081平方米的田园综合体,分为游客接待服务区、农事体验区、农业观光区、民俗文化体验区、茶马古道区、康养农居区六个功能区。在康养农居区,手工果蔬面皮、杂粮节节、罐罐茶等无不勾起儿时的记忆,豆腐坊、榨油坊、酿醋坊、酿酒坊等传统手工作坊原生态制作的农产品,也都受到南来北往游客的广泛好评。
“游客在何家庄放松身心的同时,我们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逐步实现了双赢的目标。”王坝镇党委书记焦乙红说道。(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通讯员 饶剑)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