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9月21日,群众在通渭县市场监管局窗口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牛军旺 摄
“现在开餐馆真是太方便了,只要资料齐全,一次性就能办完所有手续,不需要拿着资料到处跑,特别省时。”近日,在通渭县政务服务中心,王先生拿着刚办好的营业执照显得非常高兴。这只是通渭县开展“套餐式”服务利企便民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通渭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着眼转变政府职能急需突破的瓶颈,找准“穴位”、瞄准“靶心”,把“套餐”服务作为利企便民的“先手棋”,采取套餐式服务、集成式审批,优化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倾力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 筑牢基石促改革
“‘套餐’服务简单来说,就是群众办理一件事一次性办成。”通渭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张文辉介绍道,政务大厅设置综合代办窗口,从企业和群众实际办事需求出发,涉及多个部门的同一材料不再重复提交,将以前需到多个窗口提交申请材料,转变为现在申请人只需将材料统一提交到综合代办窗口,由窗口内部运作办理,从原来的“串联办理”变成现在的“并联办理”,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在综合窗口一次交材料,一次性办结。
通渭县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牛鼻子”来抓,确保责任不缺位、任务不落空。今年以来,该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多次到一线传导压力、指导工作,解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套餐”服务等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了定期研究、上下联动、运行顺畅的工作推进机制。
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流程促高效
通渭县把“套餐”服务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着力点,持续优化流程,打造高效政务服务。
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突出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聚焦项目审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办理等领域,梳理“我要开食品经营店”“我要领住房公积金”“我要开旅馆”等第一批“套餐”服务目录8项,共含各类审批事项40项,理清了推行“套餐”服务的事项底数。
“通过视频连线勘验、网上核查等举措,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张文辉说,在工作过程中,聚焦“套餐”服务项目审批过程中环节重复、交叉等问题,由该县政管办、县司法局牵头组成工作小组,对能由一个部门完成、却由两个以上部门实施的环节,全部整合优化;逐项梳理精简“套餐”服务事项所需办事材料,先后合并重复材料13项、推行告知承诺8项。目前,全县共取消各类证明事项297项,分两批公布13个部门的68项事项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群众办事所需材料大幅压减。
从“套餐”名称、适用范围、申请条件、涉及事项、所需材料、审批机构、办结时限等方面制定“套餐”服务规程,完善甘肃政务服务网通渭子站办事指南,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明确清晰的办事指引。积极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核、审批、办结“网进网出、无纸运行”机制,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报率达68.1%。
优化营商环境 强力推进促落实
通渭县制定印发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了8个方面37项具体工作的推进措施、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督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细化分阶段重点工作,制定改革任务的时间表和任务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套餐”服务等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化销号管理,实行一月一统计、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实时跟进改革进程。
该县还先后开展一体化平台操作应用、“套餐”服务、“家门口办事”等培训5次,培训干部8批520余人次。营造了协同推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良好氛围。“目前,98个县直部门和18个乡镇全量接入应用电子政务外网,为全面推进‘套餐’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张文辉说。
与此同时,推广应用“陇政通”“定政通”APP,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定西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2%,全县在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20447件,办结率97.5%。(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 涛 通讯员 牛军旺)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