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生态环境较弱。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兰州新区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大力实施生态修复、造林绿化、空闲地复绿、城市绿化等工程,创新黄土低丘沟壑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通过把垄丘缓坡修复成高标准农田、生态用地等方式,系统性解决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问题,累计治理面积25平方公里。全面打造“一心、二网、三区、四廊、多点”的生态分区布局和“六纵九横”防护林带格局,新区林地面积达19.8万亩,完成生态绿化面积20万亩,绿地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为圆满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兰州新区第一时间报请成立以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兰州新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措施清单》以及整改工作方案,在督察前期已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4600吨污泥未做防渗直接填埋问题的整改。针对2019年4月已完成整改的雨污管道混接错接问题,开展企业内部雨污混排问题排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督察整改成果。同时,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9个信访问题、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27个信访问题开展了回头看,无问题反弹。
生态环境治理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随着兰州市化工企业出城入园推进,入驻企业的环保要求显著提高。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兰州新区废气、水、固废治理综合利用项目加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成效明显,全省土壤样品库高标准建成。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执法监督提供保障。近年来,为有序推进环保督察及监管服务,兰州新区严格落实扬尘管控周调度制度,督促各施工工地认真落实喷淋、洒水、遮挡等抑尘防控措施,有效防范扬尘污染,确保市民群众出行环境。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系,优化监管方式,推行以在线监控、移动执法等非现场执法的方式开展执法监管,服务企业做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维护,指导企业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在持续排查整治生态环境工作中涉及的行业突出问题及乱点乱象,梳理排查关系网、保护伞,坚决铲除生态环境领域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维琴 文/图)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