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两当县“民事直说”成乡村社会治理“法宝”

发布时间:2020-09-16 09:58:53     

“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

——两当县“民事直说”成乡村社会治理“法宝”


9月10日,两当县金洞乡新潮村举行“民事直说”说事会

  定期说、上门说、现场说……为让村民的事、村里的事、急事难事能够有地方说、有机会说,有人管、管得好,两当县从2018年8月开始选定6个村开始试点 , 2019 年 1 月在全县 116 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民事直说”工作,目前已成为该县乡村社会治理的“法宝”。

  “民事直说”以党建引领为旗帜,以纾解民困为导向,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突出“说、议、办、督、评”五个环节,全面汇集群众各类诉求并集中力量办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乡(镇)、村两级,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两当县“民事直说”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一做法被媒体誉为“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两当经验’”。

  “民事直说”工作推行以来,两当县累计说事3644 件,已办结2160件。通过“民事直说”平台,已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民事问题 400余件,取得了显著成效。

架设“四梁八柱”

  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在两当县广大乡村,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民生问题,如今都能通过“民事直说”得到解决。

  “前段时间下大雨把店子组的道路冲断,路基冲垮,需要维修。”

  “我们组里的小广场地面还没有硬化,你们能不能协调硬化一下?”

  ……

  9月10日,在两当县金洞乡新潮村“民事直说”说事会上,村民代表所说事项被逐一登记到征集事项台账,将一一安排办理。如今在两当县,“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已成为农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新常态。

  2018年8月以来,两当县以基层党建工作为引领,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落实为民办事导向,以民主法治为基础,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推行“民事直说”,将每月10日作为固定“说事日”,县上联乡领导、帮扶单位负责人、驻村干部等齐聚村上,让群众充分参与村级各项事务管理、决策和监督,现场集中办理群众关心的热点疑难问题,形成了“有事大家‘说’、民事共同‘议’、事定马上‘办’、办事全程‘督’、好坏大家‘评’”的一套完整体系。

  目前,“定期说、上门说、现场说、微媒说”“干部集体议、民主决策议、分解流转议”“全程代办、村级自办、乡村联办”“督进度、督成效、督作风”“群众评价、乡村互评、组织考评”等一系列机制也已全面运行。

  “我之前对‘民事直说’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反映的问题一天就解决了。后来,每个月的说事会,我不但自己会积极参加,同时动员村里的人一起积极参与。”今年57岁的老党员杜有林乐呵呵地说。

“说”出和谐稳定

  几张桌子围成一圈,大伙围坐一起,从说事、议事到办事,两当县公安局帮扶工作队,镇、村干部全程倾听村民呼声,全面回应村民期盼。

  9月10日,两当县公安局全体帮扶责任人,分别来到城关镇东北社区,金洞乡新潮村、田坝村、李家沟村,站儿巷镇太坝村开展“民事直说”说事会,大家围绕农村建设发展谋思路、出主意、想对策。

  在金洞乡新潮村,第一书记李鸿祥会后拿着两当县公安局全体民警、辅警募捐的8900元送到新潮村村民赵斌斌母亲手中。今年3月,赵斌斌从外地打工回家后,因左腕部脓包术后没有及时跟踪治疗,导致手部化脓引发脑部、肺部、肝脏、心脏多处感染,左手有可能截肢,而赵斌斌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这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犹如雪上加霜。两当县公安局作为新潮村帮扶单位,在一次“民事直说”会上得知情况后,积极倡议全局民警辅警自愿捐款,帮助赵斌斌渡过难关。对此,赵斌斌全家十分感激,村民群众备受感动。


  金洞乡新潮村第一书记李鸿祥向村民赵斌斌母亲转送县公安局民警辅警的爱心捐款。

  如今,“民事直说”已是两当县乡村治理的重要法宝。在“民事直说”会上,村民敞开说村事、热心议村务、协力办村事,不仅可以说矛盾纠纷事,还可以说利益诉求、集体评议、意见建议等与自己、与村庄相关的任何事,力争让村民说出发展、说出和谐、说出稳定、说出廉政。通过说事,着力形成“有事要商量、村民能当家、帮扶责任人善干事”的村民自治路径。

创建“无诉讼村”

  为引导广大群众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纠纷,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矛盾化解,在两当县委政法委的统筹指导下,两当县法院在帮扶的兴化乡开展了“无诉讼村”创建试点工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两当县法院派出10名员额法官任兴化乡各村的法治指导员,在乡政府和10个村各聘任1名特邀调解员,每月10日定期列席各村“民事直说”活动。有矛盾调处矛盾,没矛盾开展婚姻家庭、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法律宣讲,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和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调解、早解决,防止矛盾纠纷升级。对诉至法院的案件,先行委派特邀调解员调解,对跨村矛盾纠纷,由乡特邀调解员和村特邀调解员共同现场调解,或者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调解。法院干警、人民调解员可以采取“现场说”的方式,与人民陪审员、村组干部、乡贤等联合调解。活动开展以来,诸多涉及法律法规的民生问题通过“民事直说”平台得到了现场答复和化解,做到了“群众说事,民事直说,法官说法。”

  今年3月,两当县法院诉前向农户讲清法律和政策,化解了两当农商银行50多户150万元的借贷纠纷,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对兴化乡姚某劳动报酬拖欠纠纷,两当县法院也与乡政府联合予以妥善化解。

  “在县法院的指导下,我们将‘民事直说’和‘无诉讼村’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员额法官定期进村入户,法治在一线宣讲,实事在一线办理,矛盾在一线化解,实现了全乡社会环境安定和谐。”两当县兴化乡党委书记刘建党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