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通渭县陇阳镇争创文明乡镇小记

发布时间:2020-09-02 17:34:46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通渭县陇阳镇争创文明乡镇小记

  陇阳镇位于通渭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7公里,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5米。全镇现有9个贫困村、5个非贫困村,98个村民小组3430户14771人。总耕地面积67100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约4.37亩。全镇共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09户5604人,2014年至2019年累计退出贫困人口1043户4898人,退出贫困村6个,贫困面下降至4.78%。2020年计划脱贫166户706人,退出3个贫困村,全镇脱贫摘帽。 争创文明乡镇的开展,镇容村貌有了新变化,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有了新气象,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创建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明确责任,建立健全文明创建机制,从实际出发,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分解任务、细化职责,将文明创建工作和评优创先结合起来,使全镇文明创建工作得到扎实有效开展。全镇14个支部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8场(次)、专题讨论14场(次),领导干部及支部书记讲党课24人次,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方式,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采取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领导班子带头示范,扎实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教育,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形成常态化学习制度;严格落实机关干部上班前“一刻钟”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一早上8:20集中政治学习;广泛开展群众政策宣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扶志的重要思想,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42场次脱贫攻坚暨拆危治乱政策宣讲会、28场次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大宣讲”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宣讲会,镇村干部通过进村入户、开会宣讲等方式,给群众讲解政策要领,全面疏导群众情绪,动员群众依托政策扶持脱贫致富。

创建以氛围营造为依托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多措并举,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宣传等工作。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村级应急广播、村务党务公开栏等媒介,广泛宣传“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村规民约和文明创建工作中涌现的道德模范、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依托专项行动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暨拆危治乱“百日行动”专项行动,向辖区主街道两旁商铺、学校、单位等印发文明创建宣传材料,共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对辖区内乱搭乱建、乱张贴及白色垃圾等进行清除,唤起广大居民文明创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得文明创建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意识明显增强;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大清洗大扫除大撤换”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残疾户家庭、特困供养户100余次,

建以创新形式为载体

  积极开展“文明村”“ 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利用陇阳镇微信公众号网络投票,以实现乡风文明为目标,以改善村居环境和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为重点,重点开展了创建文明村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广泛开展了评选活动,评选村民反映良好,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评选出2户文明家庭,3个文明村。依托道德讲堂,推动“道德讲堂”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道德风尚,切实为建设幸福、美好新陇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对全镇涌现出来的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名美丽庭院家庭和5名先进妇女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切实落实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制度,在便民服务中心公开各个服务体系的办事流程,各所站实行首问责任制,重点落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建立了“好差评”制度,切实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服务热情、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镇的镇容村貌有了新变化,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有了新气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马志宏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