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大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见闻
下棋爱好者到“博弈堂”茶余饭后摆两盘,刺绣爱好者到“秦粹馆”和街坊邻居交流技艺陶冶情操……8月11日,记者走进秦州区大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看到,辖区群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选择阵地,一片热闹景象。
记者留意到,在大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书吧、禁毒教育微基地、丹青阁、曲艺社、博弈堂、秦粹馆……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各类群众。
“你们要给辖区群众普及禁毒知识,首先你们自己要知道预防毒品的基本常识。”秦州区大城街道工作人员杨秋蝶在禁毒教育微基地,给巡防队员讲解禁毒知识。
巡防队员在掌握相关禁毒知识后,在日常的巡防工作中向辖区群众宣传。巡防队员薛宝林结合所学习的禁毒知识,不仅会给身边的人讲,在巡防过程中遇到辖区群众都会宣传。
不仅如此,禁毒教育微基地还针对辖区居民进行参观。该基地有文化墙、预防毒品方法,还有各类毒品模具……让人直观地就能学习到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
在秦粹馆里面的展品有剪纸、刺绣、竹编、线织、泥塑、木雕、陶瓷、雕漆等。“这是能体现我们秦州文化精粹的一个展馆。”大城街道进步巷社区党委书记高晓燕说,秦粹馆是宣传秦州文化的平台一角,为辖区居民了解秦州历史、传承秦州文明而设。
樊会霞是进步巷社区居民,从小就喜欢编制毛衣,一直苦于没有人教,自从有了文明实践所以后,樊会霞都会到秦粹馆学习交流编制技艺,樊会霞还拿着自己编制的鞋向记者展示。
在文明实践所还有社区大妈组成的歌舞艺术团,在闲暇时间她们都会到这里跳舞。今年7岁的马伊冉父母都在上班,喜欢舞蹈的马伊冉就来到了文明实践所,有专门的志愿者教她们一些简单的舞蹈。和马伊冉一样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在看书学习,有的在练习书法……
自从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后,辖区群众闲暇时间有了固定去处,他们通过学习交流,不仅学到了各项技能,还养成了文明行为习惯,通过言传身教影响身边的人,引导人们重礼仪、懂礼貌、讲公德、守秩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