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会琴义务参加集体劳动,记12分;张清云义务清除垃圾,记10分;魏盼峰参加公益文艺活动,记7分……”近日,在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沟畎村的积分超市内,工作人员正在为几位村民兑换积分。
去年,该村建设了“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建立“光荣、道德积分”制度,群众参加日常公益活动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用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据沟畎村党总支副书记郭玉强介绍,积分超市的建设,不仅在推动脱贫攻坚、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以精神扶贫引导推动向上向善的道德新风尚,形成了文明村风。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沟畎村新招迭出,不仅建起积分超市,还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科普活动,培树先进典型,通过光荣榜向村民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全村先后涌现出好儿媳帅淑慧、带着养母出嫁的郭会琴、尽职尽责打扫卫生的老党员张清云等38名先进典型。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参加村上举办的文体活动,义务清扫环境卫生,村民家庭矛盾少了,邻里之间也更和睦了。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魂”。西峰区以“建新村、育新人、树新风”为目标,聚力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多举措实施文化广场、乡村舞台、道德讲堂等文化阵地建设,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孝道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等,抵制高价彩礼、赌博等陈规陋习,组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深入乡村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目前,西峰区实现了红白理事会在全区100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建立红白理事大厅10座,制作展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200余处,设立移风易俗重大事务公示栏100多个。
不仅如此,西峰区还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人守人信”工程,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创评活动,推出了一批“崇德向善”“遵德守礼”的先进典型模范,累计创成省、市、区级文明村69个。
如今,在西峰区的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百姓心田,日渐浓郁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筑起了乡村振兴之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起强大精神合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盘小美)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