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落实“六稳”“六保”一线见闻】永靖县纪委监委“六稳”“六保”专项监督扎实推进

发布时间:2020-08-06 22:16:26     

让监督更接地气更贴民生

——永靖县纪委监委“六稳”“六保”专项监督扎实推进

  “真没想到,质量保证金能这么快返还下来,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永靖县某旅行社负责人欣喜地说。

  这段话的起因源于县纪委监委的一次专项督查。

  “近日,我们在对县文旅局‘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份关于退还质量保证金的申请,申请日期为一周前。对此,我们督促县文旅局主动衔接、提高效率,必须于3日内处理到位。次日下午,16万元的质量保证金便打到了企业账户。”县纪委监委第四片区纪工委副书记尹瑜说。

  今年以来,在助力打好疫后民生保卫战和经济发展战中,永靖县纪委监委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治监督,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县纪委监委各片区纪工委先后围绕劳务输转、公益性岗位等民生领域和复工复产、项目建设等经济领域,开展监督检查3轮(次),发现各类问题314条,现场反馈,盯住整改,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保就业是“六保”重点任务,也是县纪委监委第五片区纪工委监督的重点。

  “我们召开专题推进会议,督促县人社局加大‘内销外输’力度,拓宽思路、挖掘潜力,保住民生、扩大就业。”县纪委监委第五片区纪工委书记孔金鹏说。

  针对疫情期间外出务工受阻的难题,县人社局积极谋划,扩大“内销”,开发出4个月的临时性公益岗位495个,重点解决未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困难群众就业问题。

  县纪委监委“做媒”,主动协调县人社部门负责同志和本县已开工项目负责人,专题召开劳务输转协调会,根据岗位需要、人员特长,按照就近安置原则,开展“定制式”劳务输转服务,黄河中学等重点项目,先后吸纳安置本地从业人员780多人。

  与此同时,督促加大“外输”力度,县人社部门与厦门翔安区政府、用工企业积极对接联系,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输送方式,向厦门输转劳务人员7批507名,为疫情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奖补220人7.78万元,全部监督落实到位。

  县纪委监委第二片区纪工委以保障复工复产复业复市为切入点,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督促县城管局按照“一街一策、一店一策、一点一策”的原则,做到应放尽放、激活潜能。第二片区纪工委先后2轮深入各摊点走访调查,针对摊主反映的问题,立即进行反馈,督促限期整改,目前全县设置6类16处610个摊位。

  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更是竞争力。县纪委监委第一片区纪工委围绕“放管服”改革,深入政务中心开展明察暗访,对落实“一处跑、跑一次”行政审批改革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快捷机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实地操作,督促相关部门不断优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据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办理企业登记395户、变更登记210户、电子营业执照57户,全县新增市场主体289户,新增注册资金9361.7万元。

  “我们将持续围绕‘六稳’‘六保’开展专项监督,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稳得住、保得实。”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孔令刚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