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加强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纪实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全面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深度融合和联调机制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探索推行“三四五”工作法,完善“大调解”格局,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领导 确保有序组建
安定区在组建专业调解委员会时,一方面注重现实需要,哪个行业系统需要专业调解委员会就在哪个方面组建,不搞一拥而上;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每个专业调解委员会都在司法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指导下规范化运行。截至目前,已成立3个专业调解委员会,分别是2012年2月由司法、交警等部门牵头成立的全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2014年6月由司法、民政、妇联等部门牵头成立的全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2019年6月由司法、卫健等部门牵头成立的全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
积极探索 确保运行畅通
在矛盾纠纷调解实践中,专业调解委员会摸索出一套“三四五”工作法,即在调解中做到“三个畅通”、“四个衔接”和“五字服务”。
“三个畅通”:确保与行业业务主管部门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做到应调尽调;确保与法院裁决之间衔接渠道的畅通,使案件调解与司法确认、依法裁决有效对接;确保证据材料和信息资源共享渠道的畅通,以便相关纠纷案件及时高效处置。
“四个衔接”:做好与行政、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做好与司法确认、法律援助的有效衔接;做好与保险保障责任落实的有效衔接;做好与实际执行的有效衔接。
“五字服务”:在“前、明、专、省、快”五字上做好工作,“前”是指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在前;“明”是指将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流程全部公布公示,做到公开透明;“专”是指发挥法律专业人才的资源优势,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省”是指多部门联动使矛盾纠纷受理、调解、处置一体化推进,降低当事人解决矛盾纠纷的经济负担;“快”是指处置矛盾纠纷及结案的程序简、速度快,为当事人提供更多便利。
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还推动建立了调解引导和预防机制,推动各医院确定调解工作联络员,引导医患双方积极选择人民调解,努力做到“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注重实效 确保作用发挥
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已成功调处交通事故纠纷3560例,其中化解重特大交通事故纠纷336起,制止可能引起的群体性闹访事件421起,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3亿元,实现零投诉、零上访。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以“说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关系为目标,以防止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升级恶化为底线,努力让“法律可断家务事”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该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已接待并调解离婚纠纷对象3164对,其中调解劝和1073对,调解达成离婚协议2091对;通过诉调有效对接,法院家事审判团队已累计审结婚姻家庭类案件2956件。
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自2019年6月成立以来,受理投诉、咨询16人次,实施调解23例,调解成功20例,调解成功率87%。(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任彦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