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崇信县黄寨镇推行“333”社会治理模式小记

发布时间:2020-07-12 21:58:50     

下活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

—— 崇信县黄寨镇推行“333”社会治理模式小记

  近年来,崇信县黄寨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探索形成了“333”县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了矛盾纠纷减少、信访量下降、社会和谐有序的目标。2019年,黄寨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

“三项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组织建设,成立黄寨镇平安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12个,划分大小网格68个,立体化信访维稳工作体系初步建立。

  阵地建设,投资10万元,建成黄寨镇综治中心,设置群众服务窗口5个,开展“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

  队伍建设,抽组专业调解员7名,选聘“五老”调解员32名,配备网格员和综治信息员56名,以综治中心为核心、调解组织为基础、网格员为纽带的镇、村、社三级“调解工作链”逐渐形成。

坚持“三调联动”促和谐

  按照“预警在先、及时处理、就地化解”原则,建立“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新格局。

  坚持梯次调解。对摸排出的矛盾纠纷,按照“网格员-网格长-调解员-调委会主任”梯次层面,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搭建“五老”工作平台。设立赵锦铎调解工作室1处,配备办公桌椅和设备,制定调解工作纪律8项,通过公开接访、定期座谈、带案下访等形式,累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72件。

  健全完善“访调对接”工作流程。建立调委会、司法所、派出所联动调处新模式,对信访事项多元参与、依法处理。

“三项制度”强化落实

  落实民情下访制度。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推行“三包”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个一”工作方式,全面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上学就医、务工出行等方面诉求和矛盾,将所有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全部纳入可管控范围。

  落实信访事项制度。初信初访一律由网格员负责办理,无法有效化解时,上交网格长协调解决;上级交办信访事项,一律由镇政府派专人协调解决,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依法、依情、依理化解到位。

  落实反馈协调督办制度。坚持领导包抓、限时督办、信息收集、责任追究四项措施齐头并进,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或可能发展成重大不稳定事件矛盾隐患,由镇党委、镇政府评估后,按照定领导、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四定”工作法,及时调处到位,有效实现矛盾纠纷动态管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