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凉市多方面、多角度、多方位编织群防群治反邪教防范网络,形成了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齐抓共管、长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平安建设。
宣传教育“润无声”
走进泾川县,学校和社区随处可见反邪教宣传展板、标语。近年来,泾川先后在360个村(社区)发放反邪教倡议书4万份,插播《泥潭》微电影和《识破全能神》视频,反邪教信息3万次。崆峒区每年组织在全区103个社区和中小学校进行反邪教巡回展览,让群众、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反邪教宣传教育。
“我们每年都会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综治宣传月’等大型活动,在人流密集区摆放宣传展板,向群众散发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资料。”崆峒区防范邪教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警示教育有阵地
为扎实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使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
反邪教从学生抓起(6月20日拍摄)。崆峒区委政法委供图
以社区综治维稳(反邪教)工作为依托,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各社区书记兼任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组组长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组建社区反邪教干事参加的宣传教育队伍,各社区选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楼栋长等反邪教志愿者,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以展出国家防范处理邪教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在社区门口或人员流动较大的路口,建起一批宣传墙。以动员群众参与反邪教斗争为基础,在各社区人群集中地段刷写固定宣传标语,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让涉邪人员回归社会
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涉邪教人员的贫困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因人施策,因地制宜,深入扎实开展了帮扶救助活动,使绝大部分涉邪教人员正常回归社会。
针对尚处于国家扶贫线以下的涉邪教人员,通过建档立卡,实现一户一策,并免费送种苗、送技术、送销路等,让涉邪教贫困人员持续增收,助推他们早日脱离邪教并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