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宁县县委政法委充分发挥政法综治职能作用,以综治中心为依托,最大限度调动各种政法综治资源和力量优势,创新形成了以“1+5”(综治中心+网格员、社区民警、治安户长、普法宣传员、义警)模式的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密织“综治网”。
综治中心:
发挥平台优势 消除防控盲点
依托宁县政法综治信息化指挥中心工作平台,以全县18个乡镇、270个村(社区)级综治中心为端口,通过对遍布全县的1688个综治信息终端网络的及时对接,不断提高疫情信息报送和研判处置效率。
为帮助乡村和社区对防疫重点部位进行及时精准管控,充分利用“雪亮工程”“心灯工程”设置的3000多路视频资源,对发现的人员聚集等疫情防控漏管现象,及时反馈给所属乡镇、村(社区)进行立即整改,第一时间消除防控盲点。
网格员:
织密信息网络 守好防控网格
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构建“1+18+270+N”的网格防疫工作体系,即构建1个县级、18个乡镇网格中心、270个村(社区)级网格站、N个网格值守点的防控工作网络,以网格终端为信息通道,形成“底数排摸靠网格、疫情防控在网格、信息报告上网格、隔离观察仗网格”的工作格局。
将疫情防控的排查工作细分到每一个小区楼道、每一个自然村,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网格化体系。
社区民警:
下沉一线指导 依法处理违法
为防止各执勤点可能出现冲突纠纷、矛盾激化等问题,宁县公安局安排社区民警全部下沉到县医院、3个固定隔离点及各乡镇、村(社区)300多个执勤点,指导执勤干部、志愿者耐心宣讲政策、文明劝返出行群众,防止矛盾激化,为依法妥善处理强行冲卡、暴力伤医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治安户长:
入户摸排线索 调处矛盾纠纷
实行中心户长包村、治安户长包片责任制,对外地返乡人员一律实行居家隔离观察14天,并建立“盯人盯户”机制。坚持每日随访,督促每天分时段3次测体温,随时掌握健康状况,尽量减少密切接触。实行单人单间,做好居室通风消毒,督促家庭其他成员落实安全防护距离、防护措施和居家隔离人员排泄物无害化处理。
同时,治安户长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张贴《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防控知识手册》,悬挂宣传条幅900余条,动员周围群众简办丧事、缓办婚嫁35起,劝返走亲访友、零散聚集人员1200人次。
普法宣传员:
发挥网上普法 营造法治氛围
全县620多名普法宣传员利用自己的法律专长,采取微信普法、抖音、快手小视频普法等形式,将疫情防控宣传“干货”发送到每一位村民手中,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和政府相关规定,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主动配合开展疫情防控,解答老百姓在疫情期间遇到的法律问题,为疫情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
义警:
坚守疫情一线 诠释忠诚担当
全县义警协会下辖的18个义警中队197名义警主动请战,舍小家顾大家,带头落实和劝导亲戚朋友做好疫情防控,以“疫情不退我不退”的战斗热情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部分义警还充当了村里的生活保障员,为观察隔离人员上门配送青菜、米面油、口罩、消毒液等生活及防护物资,自觉把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记在心里,用平凡和勇气筑起一道道防线。(记者 马志国)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