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镇原县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综述

发布时间:2020-01-13 10:41:59     

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镇原县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综述
 

  2019 年,镇原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强化“三调联动”,落实“零报告”等相关制度,组织开展专项活动,全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00多件,未发生“民转刑”、“民转命”案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健全网络 形成多元化解体系

  2019年以来,镇原县司法局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在健全完善乡镇、村(社区)调委会的基础上,组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成县法院、基层法庭诉前调解室,优化法律服务资源,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全县共建有各级各类调委会245个,其中乡镇调委会19个,村调委会215个,个人调解室2个,行业性、专业性及其他调解组织9个。

  2019年11月4日,郭原乡景原行政村村民杨某向郭原司法所反映称,同村村民景某砌墙安门堵塞道路,致使自家无路可走。郭原乡调委会副主任、司法所所长杨茂林带领两名调解员赶至现场,通过听取当事人陈述和走访调查,梳理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诉求,查明双方矛盾形成的原因,发动驻村队员、村组干部、街坊邻居共同疏导劝解,对比分析利害关系,经过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一年来,镇原县司法局以精准扶贫、扫黑除恶和风险防控为抓手,组织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驻村队员及帮扶干部,按照全覆盖、无盲区、无遗漏的要求,全面排查、精准掌握影响全县社会安全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化解。

排查化解 落实领导包案责任

  2019年4月10日,镇原县三岔镇干部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了解到,村民曹某某因为一点小矛盾与邻居素来不和,及时联系三岔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农户家中调解。调解人员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谈心交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讲明了邻里矛盾纠纷的利害关系。鉴于双方仍不肯和解,调解人员决定给双方当事人一个晚上的冷静期深入思考,次日再行调解。11日,调解人员再次来到当事人家中,经过进一步释法说理的调解,双方当事人很快达成了和解协议。

  一年来,镇原县司法局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动员乡镇、村组干部开展全方位、地毯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严格落实村(社区)每周、乡镇(街道)每月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确保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分类梳理,建立台账,落实领导包案责任,确保及时有效化解。对排查调处的矛盾纠纷以电话回访和入户了解的方式及时跟踪回访,确保已化解的矛盾纠纷不反弹、不复发。

普法宣传 提高群众法治观念

  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与普法宣传教育密不可分。

  2019年以来,镇原县司法局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聚焦贫困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组织培养“法律明白人”1341名,为全县217个村(社区)建立法律图书角,聘请了法律顾问,建立了法律顾问微信群,为群众提供及时周到的法律服务。创新宣传载体,创办镇原普法微信公众平台,全县各级普法骨干、人民调解员、法律工作者和司法行政人员全部关注并及时推送到扶贫、综治、村组等微信群,一个庞大的县乡村三级微信普法网络已然形成,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法治观念。

  与此同时,县政府发布《关于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惩戒处理公告》,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首批被“曝光”的46人已有37人知错就改,将老人接回家中。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县司法局联合公、检、法、住建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农户家中开展劝导训诫,督促35人签订了赡养协议,有28人已将老人接回家中履行赡养义务。(记者 张瑞军 马志国)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