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 >   正文

安定区践行“枫桥经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综述

发布时间:2020-01-06 11:08:07     

从源头上预防“民转刑”案件发生

——安定区践行“枫桥经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综述
 

  2019 年,定西市安定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该区采取普遍问题全面查、突出问题重点查、敏感时段随时查等措施,坚持抓小防扩大、抓早防升级、抓细防疏漏、抓实防隐患,从源头上防止了因各类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或不到位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查重点领域抓调处

  对婚姻纠纷、家庭矛盾、感情纠纷、邻里纠纷等具有普遍性、易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的矛盾纠纷列入必查项目严查细排,发现苗头及时介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化解。对密切关系民生和群众利益的物业管理、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隐患,积极协调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排查并及时做好预防化解。

  永定路街道西街社区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中探索新出路,以“大带小、小合并”的理念,积极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听取老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及时联系住建局和物业公司,将基础设施老化、多年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纳入正规化管理,从而减少了因为下水管道破裂等基础设施老化引发的矛盾纠纷。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联合住建局和供热公司对辖区内的177处小区逐户进行测温检查,听取住户的反映,及时查找解决供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查重点人群抓防范

  对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吸毒戒毒人员、纠纷积怨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全面摸清底数,定期不定期上门走访,跟踪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行动轨迹,摸清潜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有的放矢做好源头防范。

  开门接访听民意,每天确定一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到区信访接待大厅现场接访,并将接访日期、接访时间、地点进行提前公示,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同时,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同步实行党政领导轮流坐班接访制度,认真听取群众利益诉求,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当地,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把干部下访作为为民排忧解难的重要任务。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相关乡镇(街道)及部门单位,主动联系信访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把全面查访作为掌握群众诉怨的重要内容,对近年来发生的信访矛盾进行全面排摸,做到严把关、细排查,全覆盖、无遗漏。进一步靠实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的第一处理机关责任,对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超前介入,提前施策,有效应对,及时掌握民情诉怨,理顺群众情绪,解开思想疙瘩。

查重点案件抓化解

  把包案走访作为化解信访积案的重要手段。对排查梳理出的重大信访矛盾,采取“一案一名包抓领导、一套专门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方式,实行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包掌握情况、包思想转化、包解决化解、包息诉罢访、包教育稳控的“五包”责任制和区信访部门牵头全程跟踪督办,具体承办单位按规定期限办结信访事项,并反馈办理结果的工作机制。包案走访中,深入分析案情、找准矛盾症结,科学制定化解措施,确保做到交一件、办一件、结一件、了一件。对一些诉求不符合政策且长期无理缠访、闹访的信访积案,将政策和法律宣传到位,告知其违法上访的严重影响,促使信访人自觉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诉求,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征地拆迁、民间借贷、非法吸储、电信诈骗、农民工欠薪等涉众型纠纷案件,久拖不决的信访积案,逐一建立排查台账,制定对策、有效稳控、重点化解。2019年1月至11月,全区共排摸出矛盾纠纷2748件,化解2685件,化解率达97.7%。(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韩小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