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法律保障的蓝天
——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省女子监狱
省女子监狱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努力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提供援助。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维权需求,对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等方面的问题,与社会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及时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确保应援尽援,提升法律保障服务,强化教育帮扶,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2021年,省女子监狱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2017年12月开始,省女子监狱四监区民警为罪犯姚某接力寻亲,一百多天里的时间里,接打电话百余次,寄发信函10余封,核查信息30余条。跨地域多部门联合发动,使罪犯姚某失散的儿子小晨(化名)于2018年6月8日从广州被接回兰州。这场“以爱之名”的行动继续接力,四监区民警多次前往福利中心进行爱心探望,将母亲的思念与爱传递给孩子,同时将孩子的生活起居、学习游戏场景讲给姚某,使姚某重拾改造信心,用实际行动弥补对儿子的爱。
省女子监狱依托“三八”妇女节、“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结合法律颁布实施日、重大事件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及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法学专家、教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广泛开展法律宣传,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不断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播平台相结合,向妇女群体宣传婚姻家庭、反家庭暴力、反邪教、劳动就业、禁毒等法律法规知识,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宣传,提升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妇女群体依法合理表达诉求,行使权利。
针对部分女性罪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法律知识缺乏等情况,监狱民警在有效对接民法典、领会其精髓的基础上,把《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作为重点普及内容。发挥周三教育日课堂授课的积极作用,开展法治课课堂教育,通过以案释法、法律宣讲等方式,积极引导罪犯主动学习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
省女子监狱多次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由民警普及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针对青少年罪犯特点,结合女监特色的未成年罪犯管理方式,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色专业课程,培养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利用亲情帮教,树立青少年罪犯回归家庭的信心和积极改造的决心,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未成年罪犯搭建刑满释放后续帮扶平台,开展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罪犯回归家庭,接受继续教育。
针对曾经受家庭暴力及情感创伤的女性罪犯,制定心理辅导方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调适,帮助她们脱离痛苦回忆,修复情感创伤,树立正确的感情观,帮助其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寻找新的感情归属。同时,对流落社会的服刑罪犯未成年子女,通过联系社会公益机构,协调福利院等机构为其提供生活保障。通过自筹资金,为生活困难的服刑罪犯子女邮寄生活用品及生活费,以鼓励服刑罪犯好好改造,早日回归家庭。
与此同时,省女子监狱针对女性罪犯劳动力的特点和就业需求,与兰州市就业局和兰州市自学考试办联系,开展罪犯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罪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升就业能力和文化水平。积极获取社会企业用工信息,使临出监罪犯及时获悉就业信息,增强罪犯对出监后生活的规划。并开办就业推介会,与22家就业单位累计签订就业意向书、就业协议498余份,为减少罪犯重新犯罪和社会和谐奠定基础。在2016年4月,通过与嘉峪关市司法局积极联系对接,在嘉峪关市房管局及公安局共同帮助下解决了为刑释“三无”人员李某解决“公租房”及户籍问题,顺利落户,组建家庭。
省女子监狱始终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强化履职尽责能力、优化服务质量,自觉把法律援助融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公平正义上来,多措并举,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优化办理程序,做到有援尽援,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