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蔡进辉

发布时间:2021-08-19 23:13:10     

“农村娃就要办好农民的事”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蔡进辉

A2(9776564)-20210819230625 (1)

蔡进辉走访群众。

蔡进辉于2014 年1月至2015年8月担任文县临江镇羊二坝村第一书记;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文县临江镇草坡村担任第一书记 、 帮扶工作队长 ;2017年1 月至2018年8月担任文县临江镇巩固村第一书记;2018年8月至今负责武都监狱担负的文县桥头镇固镇村 、新舍村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蔡进辉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帮扶户放在心上, 与帮扶户打成一片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 作为第一书记 ,蔡进辉主动担起担子 ,帮扶过的几个村如今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1年5月,蔡进辉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舍小家,顾大家”,所驻村都是他的家

8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蔡进辉“舍小家,顾大家”的优秀品格,2013年底,省委选派干部到基层开展工作,蔡进辉率先报名参加。

“父母年纪大,母亲脑溢血后遗症长期要人照顾,孩子刚满3岁,长时间去基层,家里怎么办?”同事们都这样问他。

但蔡进辉仍义无反顾,安顿好家里,于2014年1月按照省委组织部安排到文县临江镇报道。在村里,他和村“两委”班子、包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开展繁杂的工作,晚上偶尔才和家人通个电话,听听孩子叫爸爸的声音,看看妻子发来的照片……

从任职一开始,蔡进辉不论独自还是带领帮扶队员走访帮扶户,面对村民的不信任和误解,他总会低下身子,耐住性子,和村民交心谈心;对帮扶户,他会三天两头嘘寒问暖,送去关心和问候,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帮扶政策时,他总会问“你们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在与群众互动过程中,群众逐渐感知到他有一颗为群众干事的真心,对他的态度从怀疑变成了信任,工作也打开了局面。蔡进辉先后在4个村走访村民640多人次,收集了大量意见建议,掌握了第一手帮扶资料,他带领帮扶工作队完善了4个村各类信息档案,也找准了几个村的“穷根”——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差、村子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空白或者滞后。

建强支部、筑牢堡垒、凝聚民心

临江镇13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都知道蔡进辉,因为在羊儿坝村,他敢做敢干,向镇党委打报告改组了村“两委”班子,新班子由能力强、想干事的致富带头人担任,化解了大部分村民对“两委”班子的矛盾;加强与驻地企业沟通,让驻地企业承担了一部分羊儿坝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从而一举解决了村上部分村民因为与村“两委”班子、驻地企业矛盾经常到政府集体上访的大事。

2015年8月,蔡进辉来到建档立卡帮扶村草坡村之初,村党组织被县上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干群关系不和谐,党员服务意识不强,“三会一课”流于形式。蔡进辉通过走访群众和党员干部,摸清了党支部存在问题的原因,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从草坡村“两委”和监督委员会入手抓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了草坡村干部坐班、民事代办、联系群众、“三会一课”等10余项制度,规范了党支部的日常运行。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强调“学”要真学,要学明白《党章》;在“做”上要动真碰硬,要有“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精神。

为了让草坡村村民活动广场建设更具特色,蔡进辉组织带领“两委”干部到康县花桥村进行了考察学习。为了增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他要求党员必须带着任务对自己所包干的村民进行走访。他自己经常利用晚上串门时机,了解村里的各种纠纷矛盾,各种家长里短,将各类矛盾化解于无形。他带领“两委”班子不懈努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为几个村发生巨大变化打好了基础。

他的脚上没少沾大山沟里的泥土

“现在村子基础设施建设空白,到处都是脏乱差,到处都是垃圾,群众的生活习惯也不好,所以一定要下力气改变这种现象。”蔡进辉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蔡进辉为草坡争取来了危房改造和村内基础设施改造一事一议项目,协调经营管理局资金支持,通过资金整合,不但对村内危房进行全面维修,还翻新了党员活动中心,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对全村房屋进行了亮化,村子的面貌彻底改观。

“好久没有见这样实实在在干事情的好干部了,村变得这么漂亮,再也没有人随地乱扔垃圾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村民无不这样说。

“蔡书记在我们村干出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村容村貌变化巨大,可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差的村子,真是让人不敢相信。”草坡村党支部书记陈万斌激动又不乏遗憾地说:“村子变好了,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了,思想改变了,可惜的是,蔡书记却又到别的村工作去了。”

因地制宜,做强产业,助推精准脱贫

陈万斌在蔡进辉到草坡村驻村前,主要经营“三蒜”产业,经商有头脑,但由于种种原因,为村里做事的动力不足。“是蔡进辉改变了我!”这位平时不善表达的村党支部书记说起蔡进辉,说起草坡村产业发展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羊寺坝建成‘三蒜’产业基地,草坡社的油橄榄必须大力发展,山背后要发展花椒和核桃,平头崖要建成天然药材基地……”

“要发展产业就必须先修路,通社路、产业路、断头路必须一次解决到位!”蔡进辉敢想敢干,带上陈万斌到县政府各部门、乡政府、帮扶单位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他的车在武都、临江、文县之间来回跑了将近12000公里,汽车轮胎被扎破报废了三条,最终他找来了县上的项目、找来了帮扶单位30万元资金支持,所有的路修通了,硬化了,花椒苗,核桃树苗、药材种子运来了!”陈万斌说:“省监狱管理局出资20万元为草坡社修建的两个蓄水130立方的灌溉池子修起来了,3000米灌溉水管也给我们拉回来了,当然,我们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羊儿坝村临江坪千亩油橄榄园有他的故事、新舍村800亩双椒示范园有他的故事、固镇村花椒树的改良换种有他的故事、巩固村小杂药种植有他的故事,老支书放的100多只山羊里有他的故事……蔡进辉在文县驻村帮扶5年以来,转战两个乡镇在4个村开展工作,1000多天吃住奋斗在农村第一线,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扶贫好警官”“最美第一书记”。

“我就是一个农村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都是党和政府给予我的。作为共产党员,脱贫攻坚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帮扶队长、第一书记,就要做群众最难的事,做群众最想的事,做群众最期盼的事。”蔡进辉说。蔡进辉走访群众。(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 刚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