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地联动绿荫尽展 先锋引领锦上添花
——兰州监狱面向社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兰州监狱志愿者走进碧桂园幼儿园开展普法宣传。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兰州监狱坚持把“为党 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与驻地街道社区的协作联动, 真正实现交流沟通“零距离”、服务 群众“零延迟”、公正执法“零失误”。
结对共建强服务
解决“急事”展绿叶
兰州监狱注重学党史“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协调沟通驻地所在的草场街街道和大砂坪社区,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等党组织签订协议结成党建共建对子。今年以来,先后3次同街道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席推进会,邀请公检法机关、小区物业、社区居民及民警职工代表召开座谈,认真听取周边群众对监狱工作的意见建议,征集到“办实事”意见69条,在此基础上梳理建立“18+10”办实事措施清单,监狱党委公开承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措施10项22条,在优化便民措施、提升服务效能、改善社区环境设施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390.9万元,出台办实事长效机制和配套政策27项。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兰州监狱驻地周边居民小区人口众多,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近年来一直存在买菜难、买菜贵的难题,监狱党委积极筹措,争取将原阀门厂菜市场提升改造工程纳入到区政府规划中,先后投资900多万元,启动了建设面积2260多平方米的综合市场项目,目前市场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即将投入使用。除此之外,监狱还持续加大对居民小区道路硬化、小区亮化、环境绿化的投入,今年对原有的监狱职工文化休闲广场进行修缮升级,为周边居民群众提供了又一处可供休闲娱乐的公共场地。面对居民群众反映的小区电动车乱停乱放、充电不便等难题,监狱相关部门积极调研论证,先后为监狱周边3个小区建成电动车集中停放雨棚,并加装20余个“共享充电桩”,既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需要,也消除了随意接线充电的安全隐患。针对居民小区邻里矛盾、噪音扰民、养犬纠纷等问题,监狱综合保卫部门同社区携手,通过文明倡导、上门调解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多起,先后收到了群众送来的两面锦旗。
志愿服务当先锋
做好“小事”开红花
监狱在职民警职工中党员占到85%以上,如何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兰州监狱设备动力科党员职工李冬是甘肃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常年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狱党员先锋代表,在监狱和社区的帮助指导下,今年4月,“李冬劳模工作室”挂牌成立,短短数月间,工作室就以“群众有需求、服务有行动”,“困难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的思路,坚持服务群众24小时“不打烊”,先后有30余名党员志愿者、民警职工和居民群众加入到了工作室服务团队中,主要面向居民群众中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离退休老同志、民警职工家属等群体,利用兰州监狱水电班职工的工作技能和资源优势,提供水电暖抢修、设施检修、扶危济困、安全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目前工作室已开展服务12次,服务对象24人次,在搭建警民“连心桥”方面发挥了“名片”效应。
在李冬等先进模范的引领带动下,监狱广大民警职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响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纷纷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构建起“社区吹号、监狱报到、党员民警冲锋”的服务机制。作为兰州市“十佳志愿服务团队”,兰州监狱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持续健全了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依托“志愿云”小程序平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发布服务项目7个,服务时长3000多小时;同驻地街道社区建立了普法宣传“三进”常态化机制,今年先后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2次、进企业1次、进军营1次、进社区2次,开展了“呵护母亲河行动”、防电信诈骗宣传、心理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党员民警帮办实事189个共1766人次。从“小事”入手,以实际行动彰显监狱党员民警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聚焦窗口提质效
克服“难事”结硕果
围绕人民群众对监狱工作的新期望新要求,聚焦监狱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梳理监督意见,兰州监狱持续加大了罪犯亲属“家访”帮教工作力度,对长期无接见、家庭亲属有重大变故等困难罪犯,由职能科室和监区开展上门帮教,让人民群众在拓展执法中感受监狱机关教育改造罪犯的执法成果。
聚焦和社会连接的窗口,监狱着力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造“阳光狱务”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加快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严格落实对外业务岗位“首问负责制”和“马上办、一次办”要求,优化公检法司等其他执法机关的涉狱业务办理流程;升级罪犯亲情电话系统,提升通话质量,将原有远程会见系统范围覆盖至兰州市各城区;面对疫情防控期间暂停现场会见的特殊情况,针对性解决罪犯亲属“会见难”问题,花费20余万元安装可视化亲情会见系统,开通微信小程序方便罪犯亲属在线办理会见申请,目前已投入使用24路,累计通话2154人次;提升会见室建设,花费60余万元加装遮阳遮雨棚、完善家属休息区配置;加大狱务公开力度,在公众号上开辟狱务公开专栏,累计发布公开信息30期,虚心接受社会各界对监狱工作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刑罚执行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力推进平安监狱、法治监狱建设。(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龚利芳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