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不负韶华 誓让旧貌换新颜
——记甘肃省永登监狱先进事迹
近十年来,永登监狱有5名个人受司法部表彰,10个集体、28名个人受省司法厅表彰,26个集体、97名个人受省监狱管理局表彰,2016年获全省司法行政工作绩效考评进步奖,2017年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工作绩效考评先进单位,截至2020年底,监狱已连续15年实现监管安全“四无”目标。
永登监狱始建于1990年,三十年来,民警职工秉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坚守的精神,默默扎根与坚守在监管改造一线,守土有责,教化育人,改造一批批服刑罪犯成为社会守法公民,为平安甘肃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三十年发展之魂——是拥有一支忠诚奉献担当的民警职工队伍
永登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马安民告诉记者:“监狱党委始终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绝对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加强党的建设,培育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了一支对党忠诚、有责任、有担当,能吃苦、能战斗、讲奉献,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民警职工队伍,这是监狱负重拼搏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监狱党委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规范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监狱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通过积极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同时,监狱党委按“五个过硬”标准,在加强党性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民警队伍业务能力建设,缺什么补什么,大力培育破解难题、敢打硬仗的真本领实干劲。注重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梯次合理、年轻优秀的后备干部队伍。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监狱党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迅速、管控有效、报告及时、处置有力,全体民警职工主动请缨,连续作战,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取得了抗击疫情阶段性的胜利,确保了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谱写了一曲忠诚担当的赞歌。
三十年发展之根——是沉淀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精神
“三十年来,面对监狱基础建设起点低、监管设施欠账多、地域位置限制多、周边环境干扰多等现状,永登监狱人讲奉献不讲个人利益、保安全不图个人得失,朝乾夕惕,枕戈待旦,以对党的绝对忠诚确保了监狱的安全稳定。”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妥建懿说。
在监管条件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投入少,硬件不足、软件落后的情况下,监狱党委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或自筹资金着力补齐监管设施短板,制定反恐制逃封控“三圈”联合预案、“一分钟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处突演练,切实加强技防、物防建设,深入推进联防工作,充分发挥人防的核心作用,全力打造人防部署严密,物防设施完善,技防手段先进,犬防灵活敏锐,联防协调统一的五防监管安全防范体系,确保了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连续15年实现了“四无”目标。
监狱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工作,制定的“4674”工程推进方案取得实效。在全省率先实施监管安全“四个零”的管理制度。狱内全面禁烟实现“零烟火”,病残服刑罪犯集中管理实现劳动改造期间押犯监区服刑罪犯“零留监”,监门管理严格检查实现随身物品“零带入”,强化三级安检和随时抽检实现双违品狱内“零存在”等管理制度,有力维护了服刑罪犯的身心健康和监狱的安全稳定,被省监狱管理局在全省监狱进行推广。同时,监狱始终严格执行实体关,严肃执法各环节管理,通过制度层面设定、法律约束、制度监督、个人把关和集体研究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监督。严把法定程序关,从执法最前端严格刑罚执行各项工作,大力推行合法性审查工作,做到实体与程序并重,有效提升了监狱执法形象和公信力。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坚持咬定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不断深化工作措施,精准发力,重拳出击,做到监狱安全、改造、线索深挖“三同步”。在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云剑行动”中,成功捕回历年逃犯3名,切实维护了法律尊严。
永登监狱牢固树立教育改造中心地位,深入推进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深化文化改造内涵,积极打造以德育人、以礼教人、以文化人的改造环境,切实在把服刑罪犯“改造好”上下功夫、做文章,教育改造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监狱自主打造教育改造信息化“一网五平台”,建立服刑罪犯教育专网,依托在服刑罪犯教育专网上的五大应用系统,即监狱教育改造信息网、监狱多媒体发布系统、监狱多媒体点播系统、监狱多媒体广播系统、心理矫治综合应用平台,信息化促进了教育改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及时向社会及服刑罪犯亲属发布监狱动态和狱务公开信息,促进了服刑罪犯教育的针对性,较好地提升了教育改造效能,也使永登监狱教育改造信息化工作走到了全省前列。
“我们积极探索短刑期服刑罪犯的教育管理试点并取得成效;以个案管理的推进与循证矫治理论的实践促进对服刑罪犯个体特征的深入研究和一人一策的实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入监第一课,从孔子讲学图开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气息浓烈,潜移默化渗透。特别是未成年犯从生活养成开始抓起,三课教育到位,规范行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开设各类兴趣班,虽然犯罪了,但未成年犯都还是孩子,不能耽误了。”马安民说。
三十年发展之力——是人心思进负重拼搏的定力毅力
建狱之初,属甘肃监狱系统最为艰苦的矿山监狱,面对安全风险高、隐患突出。全狱民警职工团结一心,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在大山深处献青春、献终身,决心不改变,信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速度不放慢,劲头不松懈,加班加点,立足本职作奉献,夯实安全基础、落实安全责任、创新安全监管,监狱严格落实矿山安全生产制度,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这个行业里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解决民警职工吃饭问题和监狱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8年监狱与甘肃华荣矿业公司签订矿山合作经营协议,监狱退出高危行业,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对服刑罪犯劳动改造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开启劳务加工项目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服刑罪犯劳动技能和刑满释放后就业能力的培养,有效实现了企业生产提质增效和服刑罪犯回归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三十年发展成果——是实现转型搬迁发展旧貌换新颜
2020年9月16日,监狱实现整体搬迁。聚焦转型,天时、地利、人和等众多优势于一身的新建未管所,传承着艰苦奋斗的基因,蕴含着发展的资源,蕴藏着发展的潜力。
在监狱展览室,马安民告诉记者:“展览室也是监狱的传承,有30年来的对比。我们的搬迁也是在永登监狱成立30年之际完成的。监狱党委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三件大事情,搬迁、家属楼、矿山问题。经济压力减轻了,一潭死水盘活了。干部结构也趋于合理了,搬迁后民警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的想法思路都有变化。老监狱的环境差,近30年形成的惯性思维都有所改变,现在是齐心协力干工作。”
30年来,永登监狱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艰苦创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在考验中成熟稳重,在磨砺中成长成才。30年来,永登监狱不负党和人民、上级领导的信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只争朝夕,不等待、不懈怠,战胜了一次次困难,不惧前进路上的任何挑战和风险。
站在未管所发展的新起点上,永登监狱将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标杆,围绕实现现代化智慧监狱的目标,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奏响负重赶超的最强音。(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