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酒泉监狱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推进工作会议。这是酒泉监狱在被酒泉市授予“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后吹响的向省级文明单位冲刺的又一“集结号”。
在文明单位创建中,酒泉监狱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将精神文明建设与队伍建设深度融合、与“五大改造”深度融合、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培树典型,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争创、人人提高”的良好氛围,构建了以党员民警职工为点、各支部为线、全狱为面的创建“大格局”。特别是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过程中,监狱又不断强化“三个引领”,探索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政治引领方向,塑造精神灵魂
监狱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支部党建硬指标,制定目标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三个清单”,将目标任务和创建标准以及具体要求分解到基层党支部各项工作中,确保责任明晰,有序推进,形成了党委书记全面抓、党委成员合力抓、支部书记亲自抓、支部成员分工抓的“四抓”模式。
监狱党委坚持创建“五好”党支部,做到“五个带头”,提出党支部要达到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标准,党员要做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到完善“五大体系”、推进“五个提升”中来,全狱上下始终做到“一条心、一盘棋、一口气、一股劲”。
监狱党委精心组织支部书记集中学习班,先后开展党员政治轮训6期,参训率达94%,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学党史新中国史等学习交流活动21场次。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无死角的政治轮训,坚定了党员民警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党员民警以文明单位创建推动全狱各项工作的信心。
监狱以大力学习弘扬铁人精神和“忠诚、责任、务实、担当”的酒泉监狱精神为抓手,以打破大墙思维为突破口,转变观念,强警铸魂,先后组织党员民警到铁人干部学院、西路军纪念馆、酒泉烈士陵园、酒泉解放纪念馆等开展红色教育7批次。通过深入开展传承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了党员民警的理想信念。
走出大墙建立帮扶救助机制,落实酒泉司法帮扶金30万元,对家庭困难的44名罪犯实施救助,发放救助金6.1万元。助推黄泥堡裕固族乡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先后开展助力春耕、扶贫慰问、金秋助学等活动15场次,落实帮扶资金28万元。
监狱各党支部还响应党委号召,带头走出去担当社会责任,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家庭开展普法宣传、社区矫正、爱心助残、心理辅导、扶贫帮困“五进五帮”活动,组织禁毒宣传、法治宣传、义务植树、无偿献血等活动28场次。
典型引领队伍,发挥标杆作用
“好作风是带出来的,我们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大家作出榜样。铁人王进喜是我们酒泉土生土长的民族英雄,我们一定要积极学习和大力弘扬‘铁人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立足岗位建功立业。”酒泉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李文唐对党委成员和中层领导干部提出要求。
作为“一把手”,李文唐深入基层,干在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作战员”,在基层一线率先垂范,凝聚起榜样的力量。自调任酒泉监狱伊始,李文唐通过深入全面细致调研,提出了建设“六个一”新型监狱美好愿景的发展目标,立志要把酒泉监狱打造成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智能监狱、创新监狱、活力监狱、文明监狱,并细化落实、一抓到底。他常常提醒大家一定要打破大墙思维,跳出监狱看监狱,创新思维谋发展。
通过全狱上下两年的努力,监狱整体工作实现了在全省监狱系统“跟跑”向“领跑”转变的跨越式发展。
监狱党委始终把抓典型示范引领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有效措施,常态化开展“精神文明个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党员先锋岗”“岗位之星”等选树身边典型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队伍整体活力,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忠诚、责任、务实、担当”的酒泉监狱精神激励下,监狱取得了突出业绩。2019年,被司法部荣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二等功,同时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荣誉称号,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李文唐被司法部荣记一等功,3名民警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监狱党委被省司法厅党委评为优秀领导班子,2019年度工作在省监狱管理局党委综合考评中获绩效考评一等奖;17名民警荣记三等功,96名民警受到嘉奖;1名民警被授予“甘肃省五一巾帼奖”荣誉称号,1名民警被评为“全省监狱系统敬业标兵”。
文化引领风尚,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监狱坚持打造一中心(罪犯五大改造中心)、两室(监狱发展陈列室、党建活动室)、三个载体(文化墙、文化走廊、文化专栏)特色文化环境氛围,坚持以尚法、崇德、文明、友爱为总目标,积极培育打造“忠诚、尚法、敬业、为民”的警营文化,“清正、廉洁、公正、警省”的廉政文化,“明礼、修德、至诚、向善”的监区文化,“安全、质量、效率、创新”的监狱企业文化。在行政办公区建成了党建、安全、传统文化、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主题文化长廊、专栏和监狱发展陈列室、党建活动室等。
监狱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将罪犯文化教育纳入肃州区教育体系,实施国学、道德、文明、礼仪、书画“五进课堂”的文化改造工程,成立书画兴趣小组,征集谱写改造歌曲12首,编辑刊发《酒泉监狱》报及专刊15期,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利用节庆日开展文体竞赛3场次,组织文艺汇演6场次,其中联合酒泉市委政法委、司法局、关工委、老年大学等单位开展文艺帮教演出5场次。借助敦煌文化在酒泉的独特地域优势,深入发掘敦煌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改造罪犯方面的凝聚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化改造罪犯的规范、自律、导向作用,借助敦煌文化改造罪犯,实施的是灵魂工程,既植根于地域特色文化,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引进敦煌舞、敦煌书法、敦煌壁画艺术融入罪犯改造,促使罪犯坚定改造信心,改恶从善,自觉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做一名守法公民,“明礼、修德、至诚、向善”改造文化品牌进一步得以彰显。(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