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都监狱的女警们
陇南被誉为“橄榄之城”。在这里,武都监狱一代又一代的女警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奉献,变化的是这片土地的面貌,不变的是她们忠于监狱事业的情怀。
坚 守
马小平,武都监狱二级高级警长。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一待就是38年。在别人看来,她的脸上永远带着善良的微笑,和蔼的话语总能让人感受到温暖。
38年的从警之路,“马大姐”用坚守丈量着脚下走过的路,用敬业书写出监狱女警的华丽篇章。
监狱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可武都监狱的民警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比赛来缓解压力。这背后离不开监狱工会主席杨晓菊的努力。
一次次的活动、一场场的比赛,她总是能想到好点子。每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每一次欢呼雀跃的活动,每一份精心准备的温暖背后,都有着她辛勤的汗水。可她眼里的自己就是一个为大家搞服务的,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越快乐,她就越开心。她坚守的,是这份工作的职责。
奋 进
2019年7月,武都监狱党委顺应监狱工作发展形势,结合实际,放眼未来,成立了“武都监狱服刑指导中心”。几名女警自告奋勇,通过选拔进入了服刑指导中心。这其中便有二级警长李红娇和李霞。
指导中心刚成立的时候,手边的资料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不足,这可愁坏了她们。资料缺了找,经验匮乏学,两位女警两个月之内三次出差学习。从我省武威到辽宁丹东再到浙江杭州,一张张车票记录着女警学习的身影,课堂上的一次次提问承载着她们对武都监狱的誓言。出差回来之后,她们把学到的好方法、好经验和大家分享。由此,武都监狱相继举办了多场心理辅导活动、团体辅导活动。这一切离不开她们的辛劳与汗水。
热 爱
女警蒲井风,一丝不苟、热情大方、心灵手巧,这是贴在她身上的标签。
1995年,一纸公文把一个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姑娘,带进了一望无际的农场,母亲心疼她说:“你年纪还这么小,要不就算了,别干了。” 天性乐观的蒲井风安慰母亲道:“好不容易有个工作,还是先干着吧。”
蒲井风对于自己的这份职业自然是无限热爱。刚工作不久,她就三天两头找机会去田间地头学习,常常摸黑起踏黑归。她的丈夫还记得,那年他们结婚的时候,前前后后只用了三天,婚礼完毕,又各奔东西。
敬 业
女警李建华是武都监狱财务科的负责人,岳菊兰是监狱企业财务科的负责人。1989年,当时只有23岁的岳菊兰和19岁的李建华来到了武都监狱,在这里一待就是30年。专业是金融财会的她们是武都监狱的“金融卫士”,在监狱财务的疾风劲浪里,密密麻麻的数字留下的是她们熬过的每一个夜晚。
陈沛从河南跟随父母来到武都时只有21岁,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她一干就是30年。从一个普通的转干女警到现在的多面手,岁月记载着这位女警的一切。
敖丽,这位平时话不多说,而工作却扎扎实实的女警,在这里已经工作近20年了。平日里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工作里总是带着细致,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熬最深的夜,加最晚的班”。
新 芽
武都监狱上一次招录女警是17年前。2018年,武都监狱终于招录了两位女性民警马骁、田雨凡。
马骁,乍一听这个名字是个男孩子的名字,可是当你真的接触到她的时候,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她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姑娘,别看她性格大大咧咧,工作中可是认真负责,有一种年轻人少有的韧劲儿。从一个刚来的“小白”到现在工作的熟能生巧,踩着前辈们的脚印,马骁正在快速成长起来。
田雨凡,一个性格温婉的北方姑娘,脑袋里永远有想不完的金点子,工作中很能吃苦,细心是她的特长,用心是她的爱好。从一个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稚嫩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了新媒体宣传的小能手。
截至目前,武都监狱共有18位女警,这18位女警犹如橄榄花一样绽放在“橄榄之城”。除了这18位女警,还有6名女辅警,也因为有了她们的辛勤付出,好多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杨军峰)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